他没说到底是几G过载。因为一旦说出来,内行人就能算出加速度,暴露了他们正在研制战斗机的技术指标。
程时也没有追问,只指着图纸说:“这是因为传统机械调压器依赖配重阀响应,比超音速气流作用下压力变化周期要延迟,形成动态响应时间差。你看,你们的座椅稳定伞采用单连接带设计,在高速气流中易出现伞衣不对称充气,加剧姿态失控。这个是可以改进的。飞行员在过载的时候容易出现黑视,还是抗荷服充气不及时,依旧是响应太慢了。”
马常胜:“对,我们没有电子式抗荷服控制技术,仍沿用之前大鹅的机械时序控制器,无法根据高度、速度、姿态三参数动态调整开伞逻辑。有些事情不好说的太白。在低空倒飞弹射时,是有过教训的。”
如果机械控制器无法识别姿态异常,导致主伞提前打开,伞衣易与机体碰撞,飞行员不死也会重伤。
程时不由自主皱了一下眉头。
其实问题还是那些老问题。
现在国产微处理器运算速度仅1MHz,无法满足实时控制需求。
军用级集成电路依赖进口,供货稳定性差,而且还有保密和安全问题。
马常胜说:“钛合金冶炼还是有缺陷。用于座椅骨架的TC11钛合金存在氧、碳偏析,退火后纵表面出现微裂纹,抗拉强度波动大。”
程时:“这个可以跟之前我指导过钛合金冶炼的厂子联系一下。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进展。如果还是不行,让他们给我打电话。”
马常胜:“好的。这个我去问。”
程时:“其实相比各个技术的改进,有一个事情要先做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