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察院院首华岳第一个站起来反对,他认识这个御史,过去就是陈宜中的铁杆。但是他认为陈宜中自私自利、胆小如鼠,见事不好独自出逃临安,已不配在朝廷为官。

        陆秀夫和张世杰当年与陈宜中共事时就不对付,特别是小朝廷撤出临安后一路被元军追着打,何去何从时分歧最大,到了分裂朝廷的地步,他们自然不愿意再接纳陈宜中共同办差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张世杰晓得,陈宜中的女婿在平定安南时主动反正投诚,立功受奖后继续在军中任职,当时有不少投奔到安南的军将得到任用。此时若是对陈宜中处理不当,容易引起这一批军将和官员动荡,成为不稳定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和陆秀夫小声商议后回禀杨淑妃,建议征求汉王和右相的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北伐军又新收复两个路,大宋眼下领有四个路了,复国事业蒸蒸日上,需要大才相助,就是把陈宜中养起来也不差那点儿银子。

        第0085章甘为垫脚石

        杨淑妃明白其中原委,决定先让这厮做个参议,吩咐会后召陈宜中宫里叙话,算是做个了结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料,这厮去凤喜宮痛哭流涕一番后出的第一个主意就是恢复帝制,听得杨淑妃既震惊又莫名的激动。她淡淡的说大宋已经定下共和制复兴便不再朝三暮四,文武百官都看着呢,哀家定要一路走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厮再提第二个建议,要大举募兵北伐,令汉王南下,两厢南北对进,打通和川陕制置司新收复的地盘,这样的话大宋的整体实力就会大增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淑妃觉得这厮说道她心坎上了,她就想和赵炳炎在一起,能看到也是很舒服的。她满是欣赏的看着陈宜中,觉得还算有用,叫他去和大将军说道说道,随即端起茶碗吃茶。

        端茶送客,陈宜中当然懂中国人的待客之道。这厮立马告辞,躬身后退五步离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刘嬷嬷欢喜的从边上过去替杨淑妃捶背,缓缓说道:“陈公知进退,懂规矩,主子总算有个交心之臣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