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对董岚的发现置若罔闻,仿佛沉浸在另一个由文字和符咒构成的世界里。
忽然,她的手指停在一个名为“引魂照路”的章节上。
“错了,我们都想错了。”苏晚的声音沙哑,像被风干的树叶,“古俗里的‘引魂照路’,并非为了引渡亡魂,而是为活人指路。这是一种标记,一种身份的烙印。每一盏灯的悬挂位置,都对应着一个‘灯奴’的固定活动范围。”
她拿起一支红笔,在面前摊开的江城地图上,毫不犹豫地圈出三个地点:城东的殡仪馆,城西的“阳光之家”孤儿院,以及位于市中心的义工联合会。
三点一线,构成一个封闭的等边三角。
“看这里,”她用笔尖重重地敲击着三角形的中心,“殡仪馆是终点,孤儿院是起点,义工中心则是筛选和输送的中转站。这整个区域,都是‘阳光之家’的辐射范围,一个巨大的、无形的狩猎场。”
上午十点十七分,第一拘留所的审讯室里,死寂得能听见墙壁上时钟秒针爬行的声音。
宋昭独自坐在审讯桌的对面,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那个蜷缩在椅子里的保洁男子。
男子的双手被铐在桌前的固定环上,头垂得几乎埋进胸口,浑身像一片风中的落叶,抖个不停。
无论宋昭问什么,他都只是摇头,牙关紧咬,不肯吐露一个字。
宋昭不再说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他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