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与审批单间的坚守
一、政务大厅的审批单与带茧的指尖
某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总飘着淡淡的菊花香,我攥着外卖订单蹲在休息区的长椅旁,看林舟穿着熨烫平整的藏蓝色制服忙碌。他的左胸别着银色工作牌,照片上的他笑得温和,口袋里揣着张皱巴巴的办事指南,边角被反复折叠得发硬;左手按着厚厚的企业开办审批材料,某页贴着张黄色便签,写着“需补充股东身份证明,联系李姐”;右手握着钢笔,正给一位老人耐心讲解退休手续流程——指尖因长期写材料泛着薄茧,指缝里藏着点墨水,是每天处理20份文件、接待15位群众蹭上的,连指甲盖边缘都沾着点淡黑。
他的办公桌永远摆着三样东西:泡着菊花的玻璃杯,茶叶舒展在杯底,是常年说话多用来护嗓子的;记满“群众需求”的笔记本,某页写着“张叔退休手续缺档案,帮查2015年存档记录”“李姐营业执照缺股东证明,明天提醒补交”,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;还有本贴满便签的日历,上面用红笔标注“周三陪母亲复诊,挂心内科专家号”“周五代驾接单高峰,提前检查电动车电池”。午休时,他会靠在椅背上揉肩膀,眉头轻轻皱着,手机却不停响——有时是群众咨询办事流程的电话,有时是代驾平台的接单提醒,他总说“两边的事,都不能耽误”。
上周暴雨天,我送晚班外卖到政务大厅,撞见他在茶水间偷偷贴膏药。他背对着门口,把制服的衣领往下拉了点,露出贴在颈椎上的黑色膏药,边缘还露着点,是长期低头写材料、握方向盘落下的职业病。有位同事路过,他赶紧把衣领拉好,把膏药藏进抽屉里——怕被说“公务员还做兼职,是不是待遇不好”,更怕影响工作评价。
后来我才知道,前一天晚上他代驾到凌晨2点,接了个郊区订单,返程时电动车没电,推着走了3公里,回到家时颈椎疼得抬不起来。可早上8点,他还是准时出现在大厅,帮张叔查档案、给李姐打电话提醒补材料,没耽误任何事。有位大妈抱怨“退休手续太复杂,跑了三趟都没办好”,林舟没反驳,只是拿出办事指南,逐页给大妈标注:“您看,这步可以在网上预约,不用跑第二趟;这两份材料可以邮寄,我帮您填地址”,说着还帮大妈复印了身份证,怕她再跑一趟。
深夜送外卖到代驾接单点,我又撞见了他。这时的他换了件黑色冲锋衣,袖口绣着代驾平台的LOGO,口袋里塞着折叠电动车钥匙;左手拎着代驾工具包,里面装着备用鞋套、酒精湿巾和速效救心丸——长期熬夜代驾,他的心脏偶尔会不适;右手正帮一位车主折叠后视镜,指尖沾着点雨水,指缝里藏着张家庭合影,是妻子抱着上小学的女儿,背景是老房子的阳台。
接单间隙,他会坐在折叠电动车上啃面包,是便利店最便宜的全麦面包,啃得很慢,眼睛却没离开手机屏幕——怕错过订单,也怕错过女儿发来的睡前语音。有次我听见他对着手机轻声说:“宝贝乖,爸爸接完这单就回家给你讲故事,你先睡,梦里爸爸给你讲最长的故事”,声音里满是温柔,和白天在大厅里讲解流程时的严谨截然不同。
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面包袋,上面用马克笔写着“今晚接够4单再回家(女儿要新绘本《月亮的味道》,25元)”“明天帮李姐查社保缴费记录,别忘”。那天傍晚,我看见他在大厅门口给一位忘带现金的群众垫付了补***的工本费,20元钱,他笑着说“没事,下次来再还就行”,自己却在晚上的代驾接单时,为了省5元钱的停车费,绕了条远路。这种“对工作尽责到极致,对家庭拼尽全力”的坚持,曾让我蹲在长椅旁鼻尖发酸:原来有人把“白天公务员、晚上代驾”当成生活战场,每一份审批材料都是责任,每一次代驾接单都是牵挂,那些看似割裂的身份里,藏着比光鲜更沉重的“双面坚守”。
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靠在大厅的柱子上打盹,梦里全是审批单的翻页声与电动车的马达声。月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,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字迹。
二、方向盘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
再次醒来时,颈椎传来阵刺痛。我猛地坐起来,发现自己趴在林舟的办公桌上,面前的电脑还亮着企业开办审批系统,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,是凌晨6点的消息提醒——政务大厅的工作提醒“今天有企业开办集中办理,提前半小时到岗,准备10份空白表格”,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:“女儿说想让你送她上学,钢琴课费下周一要交,2000元,别忘”。
窗外天刚亮,马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,清洁工推着扫地车走过,发出“沙沙”的声响。我这才惊觉,自己变成了林舟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