窗外天刚亮,出租屋里只有风扇在“嗡嗡”转,冷风吹过,带着咖啡的苦味。我这才惊觉,自己变成了林舟。
摸向太阳穴,昨天改稿的偏头痛还在,一按就钻心地疼;左手的马克杯倒在桌上,咖啡洒了点在剧情笔记本上;连帽衫内袋里,读者小夏的留言纸条硌着胸口,边缘磨得发亮。出租屋抽屉里,压着三份“生存难题”:创作的“任务清单”,红色标注“今日更新4000字+加更2000字‘雨中撑伞’;修改第15章,补男主帮女主捡简历细节”;家庭的“待办清单”,“给母亲寄药费50元+生活费1500元(还差800元)”“修空调50元(出租屋太热,打字出汗影响键盘)”;还有张“身体警报”便签,是医生写的“神经衰弱加重,睡前必须吃褪黑素;偏头痛急性期,避免长时间看屏幕”。
我摸向电脑旁的零钱罐,里面只有230元,是昨天读者打赏+平台日结分成——今天必须靠加更吸引收藏与打赏,凑够母亲的费用,咖啡罐已经空了,只能先去便利店买20元的速溶咖啡,撑过写作的疲惫。
江城穿越之键盘下的星光
上午10点,我准时打开笔记本电脑。屏幕上弹出读者留言:“大大,今天能加更‘雨中撑伞’吗?我等了一周了!”我赶紧回复“今天肯定加更,放心!”,然后开始写剧情:女主加班到深夜,暴雨中没带伞,蹲在便利店门口哭,男主开车路过,递来一把黑色雨伞,伞柄上刻着“平安”二字——灵感来自母亲给的平安符,想让剧情更有温度。写到一半,偏头痛突然发作,眼前发黑,我赶紧摸出便利店买的润喉糖,含在嘴里,靠在椅背上缓了5分钟,又继续打字——怕读者等急了,更怕收藏不达标,丢了推荐位就赚不到药费。
中午12点,4000字正文终于写完,发布后我赶紧啃了口全麦面包,喝了杯热咖啡,又开始写加更章节。刚写了1000字,平台后台弹出条差评:“剧情太假了!女主失业还能遇到帅哥帮忙,能不能写点真实的?弃坑了!”我心里一沉,手指停在键盘上——其实女主的失业经历是我自己去年的真实经历,男主的细节也改了无数次,却还是被说“假”。但我还是回复“谢谢建议,后续会加更多真实职场细节,希望你能再给故事一次机会”,怕差评影响其他读者,更怕失去哪怕一个追更的人。
下午3点,平台后台显示新增收藏18个,离500还差14个。我着急得直冒汗,只能在读者群里发消息:“今天加更‘雨中撑伞’,求大家帮忙收藏,后续会有更多真实职场剧情”。群里的读者小夏很快回复:“大大加油!我已经分享给朋友了,肯定能破500!”还有几个读者跟着附和,我心里暖暖的,偏头痛都轻了点——原来还有人在支持我,不能放弃。
傍晚6点,加更章节终于写完,发布后很快收到5笔打赏,合计45元。我赶紧提现到银行卡,心里想着“再赚755元就能给母亲寄生活费了”。这时母亲发来视频,她坐在药店门口,手里拿着空药盒:“小舟,妈跟邻居借了50元买了药,你别寄钱了,自己留着买吃的”。我看着视频里母亲花白的头发,眼泪差点掉下来——她明明高血压不能累,却还在为我省钱,我更要努力写下去。
晚上8点,我开始修改第15章剧情,把男主帮女主捡简历的细节补完整:男主蹲下来捡简历时,女主看到他左手虎口有块旧疤,男主笑着说“以前在工厂打工时弄的”——为后续男主“从工厂转行做HR”的职场线埋下伏笔。修改时,我反复读了5遍,确保细节真实,怕读者觉得剧情悬浮,也怕不符合平台“都市真实感”的推荐标准。
深夜11点,平台后台突然弹出消息:“你的章节《雨中撑伞》新增收藏25个,当前收藏503,达标推荐位考核!”我激动得跳起来,赶紧截图发给编辑,编辑回复“不错,下季度推荐位保住了”。这时手机又弹出读者小夏的消息,还附了张截图:“大大,我把你的故事分享到朋友圈,好多朋友都收藏了!你看,终于破500了!”我看着截图,眼泪掉在键盘上——原来我的努力有人看见,那些熬夜的辛苦都值了。
凌晨1点,我还在看热销学习职场线写法,想让后续剧情更精彩,却发现自己越看越焦虑——别人的日更万字,收藏过万,自己却连500粉都刚够,偏头痛又发作了,只能摸出褪黑素吃了两片。刚想睡觉,就听见隔壁邻居议论:“隔壁那个小伙子天天在家敲键盘,也不上班,肯定是没工作,在家啃老”“写能赚几个钱?我看他就是空想家,浪费时间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