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之前买的那本古玩指南里提了一嘴,说了一些该如何辨别真伪的问题。
不过姜成自己是没有亲眼见过蜻蜓眼这种古董的,所以也只能靠透视眼给他帮忙了。
林大师点点头,“就是蜻蜓眼,姜兄弟你有没有见过,会不会看?”
姜成摸了摸下巴,“这要看了才知道,咱们先进去看看再说,不行的话,让那个收藏家自己去博物馆里面找那些专家看看。”
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,材质是玻璃。
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,人造玻璃首次出现于西亚及埃及,最早的用途就是用来制造珠子类的首饰。
最先是是单色玻璃,一千年后又出现彩色玻璃。
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时,玻璃珠上就开始有彩斑条纹或点状图案。
公元前十世纪,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,制造出“眼睛”效果的镶嵌玻璃,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大夏。
因为它彩色缤纷、灿烂夺目,受到当时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。
因此,中原玻璃艺匠利用本地原料进行仿制,用氧化铅和氧化钡替代苏打,制造出含铅钡成分的蜻蜓眼玻璃珠。
而且,关于这蜻蜓眼的玻璃珠,还有一个传说,那就是战国时期有关“随侯珠”的故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