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而久之,两人在涵墨楼的交流成了常态。有时是叶逍然提问,凌昭寒解答;有时是凌昭寒看到某段兵法论述,会随口与叶逍然讨论几句,听听他这个经历过实战的“老卒”的看法。叶逍然虽不懂高深兵法,但那些尸山血海中总结出的生存本能和直觉,偶尔也能让凌昭寒若有所思。
除了学问,凌昭寒在剑术上也开始给予叶逍然更多的指点。
她见过叶逍然练剑,对他那融合了《青冥录》基础与破军剑诀、自成体系的笨拙却高效的剑法很感兴趣。偶尔兴致来了,她会下楼来到院中,让叶逍然演练一番。
她并不直接教导新的剑招,而是针对叶逍然的发力、步伐、节奏甚至呼吸,提出极其精准的调整意见。
“腰腹发力,非是蛮力。意到,气到,力方到。你背后有旧伤,更需懂得如何用最小的代价,发出最强的力道。”“步法非为移动,是为蓄势。每一步踏出,皆应与剑势相合,或为攻,或为守,或为惑敌。”“你的剑意……很奇特,似乎与某种古老韵律相合,但运转滞涩,如宝珠蒙尘。试着更放松些,去感受‘势’,而非仅仅操控‘力’。”
她的指点往往一针见血,让叶逍然有茅塞顿开之感。他依言调整,虽然过程依旧痛苦艰难,但能明显感觉到剑招变得更为流畅,威力也有所提升,对身体的负担反而减轻了些许。
两人一个教得认真,一个学得刻苦。一个清冷如雪,一个沉默如山。交流大多围绕书卷与剑招,并无多少闲话。但在这枯燥的进学与练剑之中,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悄然滋生。
他们都是心志极其坚韧之人,一个于修行路上高歌猛进,一个于绝境之中挣扎求存。彼此身上那种对“道”的执着与专注,无形中相互吸引,也相互映照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叶逍然身上的气息渐渐发生了变化。原有的野性和戾气被书卷气稍稍中和,沉静中多了一份被知识洗礼过的澄澈。而凌昭寒那过于冰冷的棱角,似乎也在这种纯粹的交流中,变得柔和了些许。
这一夜,月明星稀。
叶逍然刚结束晚课般的苦读,从涵墨楼出来,并未立刻回听雪轩,而是信步走到了白日里与凌昭寒练剑的小校场。
第一卷剑起处第三十三章我也有个妹妹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