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是这里了。”墨玄长舒一口气,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了一丝。连续的重创、逃亡、顿悟、重塑,早已让他身心俱疲。此刻找到安全的栖身之所,强烈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。
他没有立刻开始修炼,而是拖着身子,在洞口附近采集了一些叶片肥厚多汁、散发着安神宁心气息的“凝露草”,又小心地从几株低矮灌木上摘下几颗饱满的、蕴含温和灵力的朱红色浆果。这是他在谷中观察到的、最适合他现在状况的灵植。凝露草汁液可以缓解精神疲惫,浆果能温和补充体力。
简单进食后,墨玄蜷缩在干燥的石洞角落,将神农赐予的那缕“万载青空藤”本源精粹小心翼翼地引导至丹田附近温养,并未立刻吸收。他需要先让身体和精神都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这一睡,便是三天三夜。
当他再次睁开猫瞳时,金瞳深处那两点星辰般的光芒已稳固了许多,虽然依旧虚弱,但精神上的疲惫已一扫而空。新生的皮毛覆盖了所有伤口,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玄黑色,隐隐流动着暗金纹路,显得神秘而坚韧。体内,破碎的骨骼经络在双圣之力下已初步愈合,虽然距离完全恢复尚远,但基本的行动和灵力运转已无大碍。
最核心的变化,在丹田。
那枚生死丹胚,如同一个微缩的混沌宇宙,悬浮在气海中央。核心是缓缓旋转的黑白漩涡(生死二气),外层包裹着凝实的土黄毫光(厚土守护),毫光表面,还烙印着若隐若现的八卦符文虚影(伏羲秩序)。它如同一个初生的、顽强的心脏,每一次搏动,都吞吐着外界的灵气,转化为一丝丝精纯的生死二气,流转全身,持续修复着伤势,滋养着新生的肌体。
“是时候了。”墨玄深吸一口气,洞内浓郁的灵气涌入肺腑,带来一阵舒爽。他走到水潭边,饮了几口清冽甘甜的灵泉,然后回到洞中,在一块最平整的青石上,以五心朝天(猫类的五心)的姿势趴伏下来,心神沉入丹田。
他没有急于冲击境界,而是开始“内视”与“梳理”。
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,小心翼翼地扫描着身体的每一寸。断裂后又强行接续的骨骼,其内部结构在微观层面是否完美?新生的经脉网络,是否完全契合伏羲清气规划的生命路径?脏腑的损伤,是否还有细微的隐患?尤其是丹田处那枚新生的生死丹胚,其结构是否稳固?黑白漩涡的旋转是否流畅?土黄毫光与八卦符文的结合是否紧密?
这个过程缓慢而枯燥,却至关重要。如同建造高楼前对地基的反复勘验。墨玄结合前世对生物、物理的理解,以及《导引术》中对能量通道的阐述,对自身进行着前所未有的“体检”和“微调”。一丝丝不够圆融的灵力被引导归位,几处新骨接缝处的微小应力被神识抚平,丹胚表面流转稍显滞涩的符文被重新梳理…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