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拥锋年纪卡在萧长华与萧潇之间,但在体制内的地位却要高出萧长华一截,这种辈分的事,还得他自己认才合适。
赵拥锋没有急于进茶室,站在大理石台阶前欣赏着院子里的布局,说道:
“……这些年东洲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,当然了,射阳、盐湖等地也不是就站一旁羡慕,这几年都受益匪浅。其他辐射作用,提供就业机会就不说了,单拿徐东铁路来说,虽然射阳八十年代中叶以来,几乎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提及射阳-东洲段的筹建工作,但十多年过去,最终还是靠东洲筹得三十亿的资金才得以动工。射阳有两个县直接受惠于徐东铁路的修建、通行,这两年招商引资成绩大幅提升,两年的成绩都抵得上之前十年的总和。在唐市长牵线搭桥下,小萧主任也为此奔波,射阳这两年还相继成立四处轻工制造集中片区,发展、承接上千家小微轻工制造企业——”
“这些事情主要也是赵书记大力推动。”萧潇谦虚道。
赵拥锋出身燕京名门,地方上讳莫如深,萧潇还是很清楚的,也知道赵拥锋到地方任职近四年来,也确实大刀阔斧做了很多事情。
特别是射阳湾深水港这样的工程,没有前期大量的工作铺垫,哪可能突然就起这么高的势头?
“我们就不要互相吹捧,真要说到对地方的贡献,肯定谁都比不上小萧总,”
赵拥锋哈哈一笑,将话题转到萧良身上,正色说道,
“我这次厚着脸皮不请就上门来蹭饭呢,消息传出去,或许有人会有些想法。特别是知道小萧总曾建议东洲市委市政府采取更严格限制条件,确保东洲新城区中央商务区项目能尽早建成,误解小萧总意图针对长实集团的那些人,也许也会误解我这次登门,是请求小萧总高抬贵手,不要对长实集团接手射阳湾新城的建设提出太尖锐的批评,以免射阳市委市政府承受不必要的压力……”
“哈,”萧良也是一笑,说道,“我不是多嘴多舌的人,也不会小看赵书记为地方发展殚精竭虑的赤诚之心,哪里会随意指手画脚?”
萧潇有些疑惑的看了他爸一眼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