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等孙祖寿在皇帝授意下整顿完蓟镇,昌平、宣府、大同,乃至京营,岂非都要步其后尘?

        “朱公爷……”魏良卿放下酒杯,声音压得极低,“眼下这光景,咱们再这么耗下去,怕是要被那小皇帝各个击破,骨头渣子都剩不下几两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瞥了一眼紧闭的房门,继续道:“清田!清田!皇上这是要掘咱们的根啊!英国公府、贵府,还有我叔父名下的庄子、田亩,哪一处不是耗费无数心血攒下的?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皇上借着孙祖寿在蓟镇打的那点胜仗,拿着‘首级换田’的由头,逼着勋贵们往外吐!更可恨的是,连带着还要查历年积欠的屯田旧账!这刀子,可是越逼越近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纯臣夹了一筷子鹿唇,叹气道:“谁说不是呢!皇上年轻气盛,眼里揉不得沙子。可这天下,光靠狠劲和那几千亲兵,就能理顺了?

        宣府、大同那边,欠饷比蓟镇还狠!兵卒们早就怨声载道,将领们也憋着一肚子火。咱们勋贵和那些世袭的指挥使、千户们,在宣大根深蒂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此时……有人在宣大点起一把‘闹饷’的火……”他抬眼看向魏良卿,意味深长。

        魏良卿眼中凶光一闪:“公爷的意思是……让宣大乱起来?乱得让皇上知道,离了咱们这些人安抚弹压,边镇顷刻就是滔天大祸?逼得他不得不暂缓清田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正是此理!”朱纯臣点头,“闹饷,是现成的由头,谁也挑不出大错。只要闹得够大,够凶,让皇上知道疼了,知道这九边离了咱们这些‘地头蛇’就玩不转,他自然就得掂量掂量。清田之事,或可缓行,甚至……不了了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魏良卿沉吟片刻,阴鸷的脸上露出一丝狠色:“公爷,我还有一策......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