吏部尚书茹瑺暗自点头,认为此举既彰显仁政,又守住了吏治清明的底线;礼部尚书陈迪也深以为然,觉得“教化+重典”的组合,既符合儒家仁义之道,又能震慑奸邪,兼顾了宽仁与务实,对这一平衡兼顾的举措由衷表示认同。
“其二,减赋惠民。”朱标话音一转,将话题聚焦于关乎天下民生的赋税问题,“洪武年间,因江浙地区曾依附张士诚,父皇为压制当地士绅势力,定下车驾赋独重之制,苏松二府赋税更是远超其他省份数倍,百姓终年劳作却所得无几,不堪其扰,甚至有农户弃田逃荒,反而影响地方经济。”
“朕决意革除此弊,普惠天下:赐明年天下田租减半,让全国百姓共享新政红利;苏松二府赋税即刻降至与周边行省持平水平,江浙其余州县赋税统一减免三成,彻底终结‘江浙赋独重’的局面。”
“但有一事,需立为铁律,载入祖制——苏松及江浙核心赋税区出身的官员,终身不得入职户部,无论品级高低、政绩如何,皆不得担任户部尚书、侍郎及核心司署官职,以防地方势力与户部勾结形成利益输送,确保天下赋税调度的公平公正。”
此言一出,队列中江浙出身的文臣顿时心绪起伏,既满心欣喜又深感意外:欣喜于朝廷终于正视江浙赋税过重的积弊,减免政策直接惠及家乡百姓与宗族,也能缓解地方治理压力;意外于“苏松官员不得入职户部”的铁律,没想到新帝会在减赋的同时设下如此严苛的限制。
户部尚书郁新闻言,心中当即豁然开朗,瞬间明白了这一规定的深层深意,暗自钦佩新帝的长远考量——江浙士绅势力雄厚,若放任其出身官员进入户部,难免会利用职权为家乡谋特权、偷税漏税,破坏全国财政平衡,这一铁律恰好堵住了制度漏洞,能有效防止士绅势力渗透户部核心权力,从根源上维护朝廷财政稳定,堪称减赋惠民政策的“安全阀”。
第727章新政出台!满朝文武尽皆支持!
“其三,文武并重。”朱标目光扫过文武百官,语气坚定,“洪武朝重武轻文,建文朝重文轻武,皆非治国之道。文能治国,武能安邦,二者缺一不可。朕决意重塑朝堂平衡,文臣凭政绩晋升,武将凭战功封赏,二者在朝堂之上拥有平等话语权。重大政务、军事行动,需文武大臣共同商议,相互制衡。同时,严禁文臣结党营私,也保障武将合法权益,杜绝相互倾轧。”
这一举措让文臣与武将都感到满意。
文臣们欣喜于地位的提升,武将们则放心于不会被打压。
冯胜、汤和等武勋将领脸上露出笑容,齐泰等文臣也暗自赞许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