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完他之后,我们就去马六甲港口。”朱高炽话锋一转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,“如今南洋、东海的商路已经成熟,赚的银子虽多,却也有上限。我们打算从马六甲出发,开拓通往西方的新航线。老爷子您想想,西方那些国家虽远,却也有不少奇珍异宝和潜在的市场,只要能打通这条航线,将大明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运过去,尤其是琉璃镜,再把那边的香料、金银运回来,那可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银子流入国库。等这条航线稳定下来,朝廷的商税、关税收入必然会再翻几番,到时候,咱们真的可以彻底免除农税,让天下百姓再也不用为田租发愁,真正实现安居乐业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雄英在一旁补充道:“而且开拓西方航线,还能宣扬大明国威,让更多国家知晓大明的强盛,不敢轻易冒犯边疆。同时,也能引进西方的一些技艺,取长补短,让大明的手工业、航海业更上一层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朱听着二人的谋划,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与动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端起酒杯,深吸了一口气,随即猛地将酒一饮而尽,大笑着点了点头,声音洪亮而有力:“好!好小子!有我朱元璋的风范!开拓西方航线,免除天下农税,这等气魄,这等抱负,不愧是我朱家的子孙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看着两个孙儿,眼中满是期许与鼓励:“你们尽管去!放心大胆地去闯!不用惦记我的身体,我朱元璋戎马一生,身子骨硬朗得很,还能再活个十年八年,等着你们打通西方航线、免除农税的那一天!到时候,我要亲自登上城楼,看着天下百姓欢天喜地的模样,看看咱们大明真正的盛世景象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至于朝中的事,你们也不用操心。”老朱继续说道,“标儿坐镇京城,推行新政经验丰富,六部百司也都尽心尽力,朝政必然稳如泰山。你们在外只管安心闯荡,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,或是需要朝廷支援,随时传信回来,父皇和我都会全力支持你们!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炽与朱雄英闻言,心中满是感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起身对着老朱深深一拜,齐声道:“谢祖父成全!我们一定不负祖父厚望,早日打通西方航线,为大明开拓更广阔的天地,争取早日实现免除农税的目标!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朱笑着摆了摆手:“起来吧!都是自家人,不必多礼。出去闯荡,要注意安全,凡事量力而行,既要敢闯敢拼,也要懂得审时度势,不可蛮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孙儿谨记祖父教诲!”二人齐声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