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以上这四个因素的影响,尽管殖民者对“北地封国”感到极度不满,可却并没有选择最激烈的抵抗。
等到那些就封的南土贵族来到北地之后,当地那些原本的底层殖民者,自然是可以继续留下作为基础人力,但原本的殖民地高层就不行了,他们被驱除到北地更深处。
当然起码不至于是重新开荒,毕竟北地内陆也有一些零星的殖民地,为开垦做出了一些先期工作。
对于那些比较恭顺的殖民地高层,没有爆发冲突而主动让出了殖民地,那么教廷就会给他们借贷,让他们有能力去征服内陆的殖民地。
毕竟之前双方合作的还算愉快,之后完全可以继续合作,作为教廷管辖内陆殖民地的触手。
至于这批人心中积累下来对盖亚教廷的不满,那他们不满就继续让他们不满着嘛,一群北地殖民者难不成还能够翻了天?
于是随着“北地封国”事件的发生,这批殖民者被赶入北地更深的内陆中,他们夺走了原先有初步开发的殖民地。
被抢走殖民地的前殖民者,遭遇到和入侵者一样的处境,底层还可以作为基础人力留下,高层与其亲信就只能被驱除到更内陆,从零开始筚路蓝缕的开荒。
对这些原本在内陆开辟殖民地的群体来说,唯一的好处就是他们来北地比较迟,否则也不至于要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开荒。
所以如今这批人基本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,对于这些年轻气盛的殖民地高层而言,固然有气不过与老殖民者开战的,但更多都选择忍气吞声,毕竟自己的本钱太薄了。
第六百一十一章:开荒路(二十一)交接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