橙红色的火焰从航天飞机尾部喷涌而出,那个重达2000吨的庞然大物缓缓离开地面,速度越来越快。摄像机镜头追随着它升入云层,最后变成一个明亮的光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有中央空调吹来的冷风,但是因为太过紧张朱卫华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。

        电视画面切到了任务控制中心。几十名工程师坐在电脑前监控着各种数据,大屏幕上显示着航天飞机的实时轨迹。朱卫华死死盯着那些闪烁的曲线和数字——这些都是由计算机实时计算出来的?

        “进取号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,“记者兴奋地报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接下来它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,执行扩建任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扩建?在太空中扩建?

        朱卫华感到一阵眩晕。他想起小时候在农村,看着大人们扩建土房都要费尽周折,而他们竟然能在太空里做这种事?

        两天后,朱卫华又一次守在电视机前。进取号即将与空间站对接并进行舱段安装。电视机画面上,航天飞机缓缓靠近一个巨大的十字形结构——那便是SEA主导建设的国际空间站,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下缓缓旋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航天飞机机械臂开始抓取''母港''主舱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在记者的解释中,朱卫华瞪大了眼睛。只见航天飞机货舱门打开,一个长达15米的机械臂缓缓伸出,精准地抓住了那个圆柱形舱段。机械臂轻易的就将数吨重的舱段平稳地移向空间站的对接端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……”朱卫华喃喃自语。这种精准度,这种控制技术,远超他所能想象的任何工程奇迹,谁能想到现在人类已经在太空中操控如此复杂的机器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