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8刘崇为子报仇
郭威立国后,努力革除唐末以来的积弊,他崇尚节俭,仁爱百姓。这其中有点意思的是郭威免去了百姓们的牛租。说到这牛租,是有点历史的。当年五代第一个吃螃蟹的朱温攻打淮南,抢了老百姓上万头耕牛,然后返过来又租给老百姓。这算什么事?从老百姓手里抢了生产工具,再将这些工具租给百姓,从他们创造的价值(田赋)里抽走大部分,还要以牛租的形式从里面再捞一份?然而从朱温一直到郭威的上任刘承祐,所有皇帝都是那么干的。郭老大觉得这样干等于是涸泽而渔,杀鸡取蛋。所以他将这些苛捐杂税给废除了。
在治理国家方面,虽然郭威有些能力,但他仍然谦逊地重任有才德的文臣,用行动改变从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,他对这些有才德的大臣们说:“朕生长于军旅之中,不懂得学问,也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,文武官员有利国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书言事,千万不要只写一些粉饰太平的无用话。”在郭威的精心治理下,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。
却说河东节度使刘崇,乃刘知远弟弟,刘赟生父,此人兵多将广,强悍善战,刘知远时代就被安插在边境与契丹人直接接壤,是后汉的第一道屏障。
当听说隐帝被杀的消息后,刘崇决定起兵南下讨伐郭威。后来又听说郭威和太后决定让他的儿子刘赟继位,刘崇一下子心花怒放,还能有什么结果比这个更好呢?根据这个结果,他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!还用得着再去打仗吗?郭威逼死刘承祐,这比自己动手好多了!
“我儿为帝,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。”他当即派遣使者前往汴梁。郭威指着脖子上的刺青对来使道:“自古以来岂有雕青天子?你回去告诉刘公,希望刘公能体谅我的忠心。”
原来郭威年轻的时候,出身甚是微贱,只在尧山脚下,替人看守牛羊,又上山去砍柴,在街市上叫卖。和他早晚在一处的同伴,每人都在臂儿颈儿上,刺一个鱼儿或是鸟儿玩耍。郭威便在颈儿上刺了一个飞的雀儿,用墨涂上,当时同伴们都唤他为郭雀儿。
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?联想一下郭威出兵的理由,以及他现在尊奉后汉、拥立新君的表现,他绝对是一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忠臣。而且郭威还说,请刘公一切放心,朝庭已经派德高望重、从不说假话的太师冯道前去迎接天子,现在只希望尽快到任登基。
好了,刘崇放心了,儿子马上当皇帝了,真是太好了!
“且慢!”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,竟然有人跳出来泼冷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