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峻的度量很小,一点小恩怨也耿耿于怀。有一年,户部侍郎赵上交负责当年的科举考试。王峻请他照顾一个人,赵上交没有给他办,结果那人名落孙山,王峻于是怀恨在心。等赵上交领新进士们来的时候,王峻竟高声喝道:"今年选士不公,必须复试。"大家都来劝阻,王峻更加恼怒,大声斥责赵上交,声音传出很远。不久,他竟找茬罢免了赵上交,要将他贬为商州司马,由于众人反对,说处罚太重,王峻也就没再处理赵上交。
这些天王峻同志很不爽,要辞去枢密使的职务,而且写了辞职报告后就不上朝了。因为郭威最近提拔了一大批旧部下。在王峻看来,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。
皇帝陛下提这些人上来,不是为了分我的权力吧?
虽然在夺位以及平乱过程中,王峻表现出了高人一等的智慧,但王峻的底子比较薄,我在见面介绍过,他是唱歌出身的。
看着旧人一个个被提拔上来,这里面不乏人才出众、底蕴深厚的。王峻开始发慌了,为了试探自己在郭威心中的地位,王峻主动提出解除枢密使的职位。
一天郭威照常打开公文,这是一封来自地方节度使的文件。打开之后,郭威大吃一惊,因为里面的内容是报告王峻品德高尚,能力突出,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调离枢密院。
接下来,各地节度使心有灵犀,行动统一,纷纷上表挽留王峻同志。
看完这些信,郭威马上下了一个命令,立刻请王峻上朝并回到枢密院主持工作,如果他不来,我就亲自上门请他。
到了这一步,王峻胜利了,他确定了自己的重要性,又重新回到了枢密院。
从此以后,郭威见了王峻依旧亲热地叫他兄长,可眼睛时不时闪过狐疑的眼神,打量着这位得力的心腹。
心腹心腹,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心腹大患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