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谷被送回客馆后,醉得不省人事,和衣大睡一夜一天,方才醒了过来。酒醒之后,陶谷想起昨日扫兴之事,气急败坏,可是又不便发作。他想来想去,觉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。于是差人去韩府送信,声称翌日启程北归。韩熙载将信转呈李煜,李煜授意韩熙载:指派两名小吏,到十里长亭从简送行。这种冷落的仪式,与当初陶谷来时百官在此夹道欢迎的热烈场面相比,不啻是天壤之别!陶谷明知这是有意奚落和侮辱,也只好忍气吞声,听之任之。李煜则落井下石,抢先派亲信赶往汴梁,将陶谷在金陵的桃色丑闻和那首小令《风光好》广为张扬,弄得他在京城声名狼藉,苦不堪言。
柴荣本来很满意陶谷的出差成绩,打算给他升官,但是了解实情的丞相范质强烈反对,说陶谷这个人道貌岸然行为不端。再加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柴荣终究听到了一些闲言闲语,但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也不好严厉处分陶谷,只是从此把他冷落一边。
关于陶谷,有几则故事流于后世,故事很短,不能独立成章,故附于后,以博读者一笑:
陶谷精通天象,曾对同僚道:“西南方五星连珠,汉地当有皇帝出现,契丹皇帝必定不能归国。”不久,刘知远在太原称帝,建立后汉,而辽太宗则在归国途中病逝。这时,孛星光芒指向北方。陶谷又道:“从此契丹会自相残杀,不能扰乱中原了。”契丹后来果然多次发生政变,一直到亡国也未能侵入中原。
陶谷在后周世宗身边当尚书,因为他善于见风使舵加上巧舌如簧,在世宗跟前很得宠。陶谷因此不把别的同事放在眼里,与大臣何承裕宿怨也是由来已久。
一天世宗问陶谷何承裕能不能胜任宰相这个职务?陶谷故作深沉装作认真思索了好一会说,何承裕这个人生活作风不是很检点,当宰相恐怕不能以德服人。世宗打消了提拔何承裕的念头。虽然谈话时只有两个人,但是周围不被当成人的奴婢还是有的,何承裕很快知道陶谷给自己挖坑这件事,恨得要死。
那天黄昏天色渐暗,何承裕忽然唱着挽歌披头散发从外边闯进来:陶谷你死了吗?你个该死的,该死你就早早上路吧,早点投胎洗心革面重心做人。
陶谷吓坏了,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个阵仗,结结巴巴地问道:老何,你红口白牙凭什么咒我死啊?
何承裕说:你早晚不都要死吗?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,你伤天害理断人前程,我恨你死,恨死你。
当官这个事,一步赶不上,一辈子都赶不上,老何语无伦次也顾不上斯文了。因为亏欠人家,陶谷只好看着老何哭丧,自认倒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