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中文 > 历史小说 > 隋唐王朝 >
        据墓志铭记载,宋军杀死了韩通本人,还有已经成年的三个儿子;至于年幼的第四子,以及女儿们,都得到了保全。这种选择性的杀戮,绝非乱兵所为,真要是乱兵,见人就杀,哪管什么男人女人。这一切,都是有组织、有预谋、事先有交代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三百多年前,李世民杀李建成的家属时,也是杀男不杀女,从闻喜县主李婉顺的墓志就可以看出,她是隐太子的二女儿,活到了唐高宗龙朔年间。赵匡胤效仿了李世民,没有把事情做绝,有利于争取人心,稳定政局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说,尽管赵导努力编排剧情,自己又本色出演,想告诉人们不是他想当这个皇帝,而是手下人贪图富贵,非要他当。可是,谎报的敌情,突然出现的黄袍,还有对韩通的处置,都在说明眼前发生的一幕幕都是赵匡胤安排好的。陈桥兵变,绝非偶然。但北宋政府为了政权的合法性,非要说它是偶然的,太祖是被迫的。如果有知情人士说出了真相,马上就会遭受打击。

        越日,即命范质等入内,胁迁周主宗训及太后符氏移居西宫。宗训冲龄践阼,晓得甚么保国保家的法儿?而且周主继后符氏,又是初入宫中,才为国母,所有宫廷大事,全然不曾接洽,陡然遇着大丧,整日里把泪洗面,恨不得随世宗同去。你想七岁的小周王,二十多岁的周太后,无拳无勇,如何抵敌得住?眼见得由他播弄驱往西宫,好好的半壁江山,霎时间被赵氏夺去。还说是甚么禅让,甚么历数,甚么保全故主,甚么坐镇太平,彼歌功,此颂德,差不多似舜、禹复出,汤、文再生。后人有诗叹曰:

        幼主无知社稷休,

        临危俯首作降囚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朝帝业归于宋,

        忍耻含羞入郑州。

        辽、汉合兵入寇,明明是匡胤部下讹造出来。陈桥之变,早已预备妥当。乌有匡胤未曾与闻,而仓猝生变者乎?即如点检作天子之谶,亦未始不由人谋,明眼人岂被瞒过。当时为周殉节者,止一韩通。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忠臣,而宋太祖之得国不正,于此可见矣。

        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个时代。

        907年,朱温弑主灭唐,建立梁朝,道德已经彻底沦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