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允鸿闻言,眉头微皱。
严桑武的疑虑确实值得深思。
林回的提议虽利在千秋,但具体实施却困难重重。
林允鸿心中权衡,若强推此事,财力损耗恐难以承受。
就在此时,林回开口道:“严大人,大詔最不缺的便是纸墨,这些皆是百姓负担得起之物。‘大詔周报’的推行,不仅可改变百姓对朝廷的陈旧印象,更能赋予他们直面不法读书人的勇气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民间疾苦,朝廷需为百姓提供发声的渠道。即便朝廷一无所获,此事也值得推行!”
严桑武苦笑道:“林学士,此事推行下去,耗费的可不是小数目,而是朝廷无法承受的财力与人力。”
林允鸿心中有些惭愧。
皇子的提议虽好,但强行推行,对大詔国力的损耗实在太大。
即便动用内库银两,恐怕也是杯水车薪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