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户制早已形骸朽坏,子弟宁可忍痛断指自残,也绝不肯再入那活不见路、死不见头的匠籍苦役。

        登州府世代相传八百余年的榫卯雕凿绝技,眼瞅着就要湮灭于尘埃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股锥心的愤懑与哀凉直冲朱由校喉间,他齿间切切作响:“大明啊大明!给你机会,你怎么就不中用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昔日远迈西洋的艨艟巨舰,如今竟沦落如斯,这“不肖子孙”的万钧污名,他竟是无言可辩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光回转至虚拟码头的光影界面,“人口上限”四字如烙铁般灼烫着他的眼目。这曾是他游戏中最痛恨的枷锁,如今竟成了现实中横亘在宏图伟业前最冰冷的铁壁。

        指节划过虚空,他精密地盘算着自己那点可怜的家底:

        初始因为京城人口,他原有11万的训练人口,城镇维系、农耕桑麻,需耗1万农民,

        领事馆的法国支援火器兵种3千,维护南海子兵工厂运转,又占去3千,

        加之前月在南海子大营呕心沥血,日夜督练攒下的一万七千步卒、八千余骁骑精锐;

        以及上次寺庙“兑换”得来,用以铺设帝国情报与内卫根基的5千锦衣卫与5千蒙古铁骑……如今真正能用于对外征伐的机动兵力,满打满算只剩六万左右!

        “来年三月,挥师北上犁庭扫穴……”朱由校在心中推演,参照建州女真现下之势力,若欲毕其功于一役,至少需要集结三万锐卒、两万铁骑的精锐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两万多剩余兵员……投向何方?造船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