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暮汉昭唐 >
        何为赋税货币化?

        顾名思义,将百姓所上交的实物赋税按照市场价折算为钱,借助钱的便捷性用来转运,以便在政府部门之间流通,如秦汉时期,官吏以石为俸禄,再到明清时期以银子为俸禄,这便是赋税货币化变化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秦汉时期,赋税既有钱,又有实物,因此可以说有货币赋税化的苗头。至魏晋时期,因常年的动荡,国家需要更具有实际价值的实物,赋税皆按实物缴纳。

        隋唐时期,依旧延续了南北朝传统,以租庸调制征收实物。然在安史之乱后,租庸调制的基础被严重破坏,天下存在大量隐户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唐德宗时期,由杨炎发动改革,将租庸调制废除,改为两税法,并官营盐税。由杨炎发起的两税法,将实物赋税改为物、钱并行,并被宋、明所沿袭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百四十四章没有人比张虞更懂经济!

        宋朝在王安石变法时,将庸(徭役)一律折算成钱,改徭役为募役法,由官府出面雇佣人丁。至此除了谷粮外,余者赋税尽数折算为钱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朝在张居正变法前,国家仍以实物税为基础,然因江南运至北京有漂没,故在正统年间将江南赋税折算成钱,再运至北京。时至张居正,为了挽救大明艰难的财政,施行一条鞭法,将钱税推广至全国,至此中国进入赋税货币化的时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清朝所谓的火耗归公政策,本质是赋税货币化之后暴露出的政策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虽说赋税货币化是时代趋势,然不代表货币赋税化一定是好政策。如明朝灭亡的诸多原因中,货币赋税化便是其中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