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中文 > 历史小说 > 暮汉昭唐 >
        “新朝初建,百废待兴。不知选官之制,诸卿可有议出明目?”

        税制、选官二大制度,乃是张虞目前最关心之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税制不用多说,先后经多颁修改,目前还在草稿之中,若无多大问题不日将能上呈。而选官制由尚书台诸卿商讨,但迟迟没有定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禀陛下!”

        钟繇说道:“臣以为国家初安,不宜变更太多,故臣以为或能沿袭两汉察举制,并行分科科考之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百六十章选官

        “察举制弊病难改,受世人诟病。举秀才,不知书;举孝廉,父别居。今沿袭旧制而不改之,何来新朝新制一说?”吏部尚书杨俊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杜畿点头说道:“察举制所举之人多为地方大族子弟,郡守施恩结亲,是谓门生故吏,后汉饱受此害。今不改旧制,令弊政复起,非明智之举。故依陛下所言,收公卿征辟之权,令士人以才学幸进,朝廷择优任官,或能杜绝无才之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有言考试制度的雏形出现在东汉中后期,为了改变‘举秀才,不知书;举孝廉,父别居’这一恶劣情况,尚书令左雄施行分科考试,考试通过者才能任官。仅可惜东汉末年政治败坏,左雄病逝之后,考试之策名存实亡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了,考试制度归考试制度,与所谓的科举制还是存在差距。察举制乃是由地方举人才,举荐权被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掌握,朝廷只能差中选优;而科举制乃人才自荐,朝廷能够更好的优中选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昔两汉之时,人才操于州郡之手。今当改此弊,人才当改操于京畿之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虞说道:“朕以为可让天下贤士自投于州郡下,由州郡县分科考察贤士。先科郡县试,再考州试,行家法、课笺奏,名居前列者为孝廉。州试如能达标,则可至尚书台端门考试。端试中者,方能被被选用为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