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皇,三韩趁中国衰弱之际,屡犯郡县,掠夺人口。今我朝强盛,当征讨之,以为威慑,或效孝武皇帝,开疆辟土,将韩国并入国朝,归由平州管辖。”太子张洛竭力作出好武模样,说道。
张虞微微颔首,说道:“三韩夷民知耕谷田,能作绵布,与中国民众同。若能征讨并土,教化数代,当通识经学,能为唐人矣。然伐三韩易,治三韩难,此事需从长计议!”
汉武帝征服卫满朝鲜,在辽东与朝鲜半岛设立汉四郡,但因置郡花费巨大,在汉昭帝时期废除了真番、临屯二郡,罢归乐浪郡,故实际上汉武帝设立的汉四郡仅存两郡。
若严格上说,汉武帝设立过五郡,另一郡名为沧海郡。但因设立成本太大,在一年后便被废除。
而玄菟、乐浪二郡之所以不被废除,关键在于二郡具备战略与经济价值,且赋税能维持郡行政的基本开支。
当然了,其中最关键在于汉帝国长期的资源投入。汉武帝四处扩张领土,动用兵马征讨是一回事,后续长期的资源投入才是关键。
如在汉武帝时期,公孙弘认为汉武帝设立朔方、沧海等郡是‘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’。而汉武帝气不过,让朱买臣辩论,最终让公孙弘屈伏。但屈服之余,公孙弘提出罢西南夷、苍海,专奉朔方。
因此,设立郡县后的每岁投入之巨大,对汉帝国而言都难以维系。
三百多年以来,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,三韩其实具备了征服的价值,如三韩虽说奴隶城邦社会,但有设立律法,百姓懂得种田与纺织,并且会冶炼铁器。
若有国家征服,并进行适宜的统治,那么便能够在三韩建立起统治,而后来扶余人南下建立的高句丽便证明了这一点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