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4年的黄土高原上,沟壑中树木稀稀拉拉,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,大家终于稍稍微微的松口气,因为忙活一年到冬天可以歇歇脚。

        农民,永远都是最苦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像个永动机一样,世世代代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全部力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买不起一只眉笔,还会被嘲讽不努力。

        原西县,石圪节公社,双水村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哭咽河和东拉河两条小河从村中穿过,因此才有了双水村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靠东拉河这边叫田家屹崂,总共分成了两个生产小队,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田姓人家,以及从外地迁来的少数杂姓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因大队书记田福堂家在这里,所以大队部也设在田家屹崂,现在如果有直升机在高空之中俯视整个村,你会发现基本上100多户人家,大多数住着的窑洞都很破旧。

        黄褐色的山崖下,分布着一排又一排的窑洞,有集中居住的其中也有三三两两的散户。

        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都是就地取材,之所以叫“窑洞”就是直接挖土挖出来一个洞,再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那自然就是用石块垒砌,一口简简单单的窑洞就这么形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看起来灰扑扑的与周围的山坡土塬融为一体,望过去有着一丝凄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也不是没有好一些的,在双水村气派的石窑,那已经算是奢华的豪宅了,只有大队部和少有的几户才能住得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