迷你中文 > 综合其他 > 大国军垦 >
        转机出现在第七天。炊事班张婶看不下去这群糙汉子的笨拙模样,主动请缨当技术指导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戴着老花镜,捏着棉花的手比拿锅铲还稳,教大家用梳子梳理棉花纤维,用细铁丝做骨架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士们这才发现,原来塑形讲究“虚虚实实“,该蓬松的地方要像云朵,该紧实的地方得有筋骨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手艺渐长,战士们的创造力也被点燃。有人把棉花染成彩虹色,做成童话里的独角兽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人在小熊身上绣上连队的徽章,说这是“军垦限定款“。

        最让王石磊惊喜的是退伍老兵老周,他用棉花复原了连队第一代拖拉机,连排气管冒出的“黑烟“都是用深灰色棉花精心制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问题也接踵而至。一次质检时,王石磊发现好几个玩具的关节处容易脱落。

        全连围坐在一起开“诸葛亮会“,最后还是机械师老吴想出办法——用军用水壶的密封胶圈做关节,既灵活又牢固。

        最热闹的是给玩具取名环节。有人提议叫“垦荒熊“,有人坚持用“丝路云宝“,还有人开玩笑说叫“王指导的歪瓜裂枣“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投票选出“绒疆卫士“,既体现军垦特色,又带着棉花的柔软质感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