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时,负责招商引资的王处长提出了疑问:
“叶厅,就算有了技术,但企业最关心的还是资金和市场。现在很多新能源项目,投资回报周期太长,企业不敢轻易涉足。”
叶茂微微一笑,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。
“这是我拟定的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草案。我们可以设立专项基金,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。同时,推动政府采购向新能源产品倾斜,打开市场渠道。”
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,最终在叶茂的主导下,确定了近期的工作重点和方向。但叶茂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叶茂几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。
他频繁地穿梭于企业、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。
在一家新能源电池企业,他看到企业因为缺乏研发资金,导致新技术迟迟无法投产。叶茂立刻协调专项基金,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在与高校的合作中,叶茂发现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和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。
他组织了一场大型的产学研对接会,让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,现场就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。
然而,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。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时,遇到了土地审批和电力配套等诸多问题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