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给了旁支子弟一条在外开枝散叶的出路,即便眼下并未受到嫡支的刻意打压,但谁的内心深处,不曾渴望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家族的嫡支呢?

        今日你弘农杨氏风光无限,出过“关西孔子”,三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牢牢占据着嫡支的尊位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来日,丹阳杨氏为何就不能出一位“江东孔子”,以同样乃至更加煊赫的家业,成为新的嫡支?

        即便在宗法名分上难以取代,大不了另立门户,不再尊奉弘农杨氏为主,只遥尊赤泉侯杨喜这位大汉的开国功臣为祖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选择自立门户也非坦途。

        脱离了嫡支的羽翼,旁支子弟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将远逊于嫡支,甚至可能招致嫡支的恶意打压。

        那时他们唯一能依附的,也只有刘辩这位天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依附于仁德的天子,总好过继续被本家嫡支骑在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况且,难道不依附天子,就就不会被迁徙移民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且不说那顶“汝南袁氏余孽”的帽子是绝对不能沾上半点,朝堂之上,三公默然不语,九卿也无人开口,连尚书令刘陶和尚书仆射羊续都始终没有站出来反对,那么“奉天子寿陵”这件大事,便再无人再可置喙。

        家族的嫡支是绝不会放弃基本盘迁徙去扬州的,那被推出去填这个坑的,必然是他们这些旁支子弟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注定要被迁徙,总得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吧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