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引章瞪大了眼睛,感觉自己又糊涂了:“盼儿姐,你怎么还帮着别人说话?”
“打从想出这桃花果子的第一天,我就知道,这东西迟早都会被人学了去,但这也是好事。”赵盼儿笑了笑,拿起一枚桃花饼分给宋引章和孙三娘:“来,先尝尝味道。”
两人一尝,宋引章就皱了皱眉,将口中的点心吐了出来。
“太甜了。”
孙三娘则是摇了摇头,点评道:“馅儿太油,皮太硬,一点也不酥脆。”
“所以你们急什么呢,外表学的再怎么像,只要一入口就能分出高下。”赵盼儿微微笑道,显然她早就预料到了今日的情况。
宋引章依旧不甘心这么算了,想了想说道:“可那些没尝过咱们果子的人不知道这里头的门道啊,杜官人说,买这假货的人不少,他们卖的多,咱们生意不就差了吗?”
赵盼儿心中早有计较,耐心地问道:“我问你,过年的时候看社戏,是一个人舞刀弄剑好看,还是几个人对打厉害?”
宋引章不假思索:“自然是人多点……啊,我懂了!”
赵盼儿莞尔一笑,点头道:“咱们一共就这么几个人,哪怕整天拼了命最多也只能做出几十盒果子,招呼不到一百个客人,既然如此,咱们又何必跟茶汤巷的同行前辈们争呢?”
赵盼儿缓了一口气,继续道:“扬长补短,把精雅新三字做好就行,只要咱们总是在钱塘潮上的头一个,跟着咱们弄潮的越多,就越是为咱们的半遮面显名,至于学你弹琵琶的那些人嘛,我自有办法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