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20纳米是个坎儿,之前卡了三星、台积电好多年,还是胡老的创新打破了20纳米无法突破的魔咒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即便如此,也需要很长时间去研发。

        星逸半导体今年下半年量产28纳米工艺,再去研发20纳米工艺,最快也得后年年初实现20纳米量产,到时候三星已经量产了14纳米,星逸科技还是落后一大代。

        相反,只有跳过20纳米节点,直接冲刺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,才有可能缩短差距,在2015年追上三星、台积电,达到第一梯队!

        而且20纳米节点,真不算多么重要,不过是过渡节点而已,跳过了就跳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台积电跳过了32纳米工艺,现在星逸科技跳过20纳米也没什么,过渡节点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事王逸没和胡老直言,还是让胡老先集中精力,把28纳米工艺的良品率提升到85%以上,实现量产再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上一次流片,请专家团来见证星逸科技实现40纳米工艺,结果出了泄密事件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流片,王逸没有请任何人,连管委会都没有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让杨教授有些坐不住,完全搞不清楚星逸科技的进展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