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门庆点头,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妙的预感:“正是,不知军师何以有此一问?”
吴用捻须道:“不敢瞒押司,在下当年也曾顶个秀才名头,满脑子想着科举唱名,便去东平府应试。那时候提前四个多月就到了府城!您猜怎么着?府城里头,大小客栈、借住的民房……数千考生连个耗子洞都抢干净了!最后没法子,只能挤在城隍庙后头存放杂物的大通铺里!那地方……嘿!呼噜能震天响,屁声能拐弯儿,啧啧!”
西门庆真有点惊讶了,这件事他确实没想到。
吴用继续说道:“东平府发解试,分文武两试,间隔不过数日。参加武试的武生就有上千人,参加文试的秀才更是多达三千余人,寿张、东阿、平阴、中都等等数县,秀才扎堆往府城涌,好家伙!挤得跟蚂蚁搬家似的!文试能高中举人的,一个萝卜一个坑,也就那二三十人……”
一旁的李逵正捧着酒坛牛饮,听到有这么多秀才赶考,惊得酒水都从嘴角溢了出来,一双大牛眼瞪得溜圆,挠着头憨憨地问:“啥?三千多秀才赶考?乖乖!那得多少人认识字啊!俺李逵还以为这天底下大多数人,都跟俺铁牛一样,除了认识个酒幌子上的“酒”字外,别的全是睁眼瞎呢!”
他那张黑脸配上那副茫然又认真的表情,引得厅内众好汉又是一阵哄堂大笑,紧张的气氛稍解。
吴用被李逵的话逗得也是一乐,轻轻摇动他那标志性的羽扇,继续说道:“这还只是发解试文试的阵仗!东平府发解试,分文武两科。”
李逵大笑道:“文试俺不行,若是俺铁牛去考武试,八成能拿个武解元,哈哈!”
众人大笑。
吴用用扇子敲一下李逵的脑袋,笑道:“那可不一定,武试可不是考谁力气大,还得考兵书和骑射,一次发解试能中武举人的,也就四五个人。你连字都不识,如何去考武举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