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宇盯着一脸认真的谢道清,陷入了沉思:清儿这么恨贪官,是个性使然吗?

        要说谢道清在历史上,那真是笔墨颇多。虽然爷爷是宰相,但一出生母亲就病死了,只剩父亲一身是病。

        年幼的她不得不开始操持家务,独立生活。后来父亲病故,谢道清的人生直接跌入谷底。

        却在这时,杨太后感恩当年谢道清爷爷的恩情,又为了制衡史弥远集团,便让谢道清成为了皇后。

        理宗不喜欢谢道清,整日跟别的妃子快活,谢道清倒也乐得清静,依旧简朴的生活在深宫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蒙古人跨过长江,直逼临安,理宗想要迁都逃跑,谢道清第一次站了出来,怒斥提议迁都的群臣和理宗。理宗这才打消了逃跑的心思。这也是谢道清第一次在朝堂上显露锋芒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宋恭帝即位,年仅四岁。大宋已是日薄西山。谢道清再次被请出来垂帘听政。此时谢道清已是垂暮之年的老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一个个投降的将军,以及卷款私逃的官员,甚至还有临阵逃跑的宰相。谢道清说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宋谢幕语:我大宋三百年来,对士大夫不薄,现在老婆子和幼帝遭遇危难,你们这些士大夫除了丢弃官印,争相逃跑。就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节在。你看看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家伙,哪还有一点人样?之后谢道清面对亡国危机,对天下发布求贤令,名言,国家将亡,愿救国者,赐宰相高位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,宋宇缓缓回过神,却听一旁的杨妙珍一脸义愤填膺地说道“:殿下,要是这些贪官碰上我爹,脑袋早搬家了。殿下若在犹豫,我看不起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宋宇一拍大腿“:好,这件事就交给妙珍你去办。不过砍头都是血,他们血脏,流出来脏了街道还得打扫。彭兄弟你三人率领一队忠义军,去襄阳城最热闹的十字路口,撬开石板路,挖个大坑,直接把他们活埋在里面,让全襄阳城的百姓,每日从他们脑袋上经过踩踏。待到埋了他们,再去释放囚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: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