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在临走前,还是留下了命令,要他们善待接纳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,好生安置,没钱了,没粮了,没地分了。就直接来襄阳取。
相较于来时的队伍,这宋宇回襄阳的队伍,足足扩大了近二十倍。多出来的,便是枣阳附近没有田地的流民。这三天来,宋宇是到处张榜,招揽附近的流民,为的就是把襄阳得田地,分给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。就这样,浩浩荡荡二十万人的流民队伍,簇拥着当朝太子宋宇的大旗,缓缓向襄阳走去。
襄阳一面,自打宋宇走后,余阶这些日子来,可没闲着。就在宋宇走的第二天,这襄阳竟然流言四起,而这流言,竟然说什么史嵩之赶着大批牛羊,又去舔金狗主子腚眼去了。
仅仅半日,整个襄阳便开始人人骂娘,局势颇为紧张。好在余阶不是个糊涂人,一看势头不对,立马想出了对策,那就是拿出宋宇留下的印信,四处张榜,说明了**,驴群,其实是太子与金人开战的坐骑。而且名言,只要等个十数日,定然真相大白。这才暂时稳住了襄阳百姓的怒火。
而余阶也不知是懵对了,还是怎的,宋宇回来的这天,正好是第十天。只见余阶手里拿着宋宇写来的书信,欣喜不已,赶忙叫上了留守的一众人,老早便来到了北门等候。
哪知这余阶,一等就等到了黄昏。才迎来了宋宇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难民队伍。
余阶看着这狼狈不堪的流民队伍,心里十分好奇,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,拉住宋宇那头黑白相间的花毛驴,关切的问道“;殿下,你可回来了,再不回来,小弟可镇不住这襄阳百姓激动的心情了!”
宋宇拍了拍脸上的尘土,笑着说道“:余老幺,十数日不见,可想死本殿下了。”
言罢,宋宇跳下了驴背,却见襄阳北门内挤满了百姓,心中疑惑,指着襄阳北门内站立的百姓说道“:这些百姓,为何全都在此处?”
得,看来宋宇还什么都不知道。
余阶听宋宇问起此事,忙说道“;不瞒殿下,你走后的第二天,这襄阳便乱成了一锅粥。也不知是哪个天杀的,散播流言,说殿下的**驴群,是那史嵩之孝敬金狗主子的礼物。就这句话,差点没把襄阳搞得暴乱。还好小弟拿出了殿下走时留下的印信。发布榜文,澄清事实,这才暂时稳住了群情激愤的襄阳百姓。没让他们把衙门拆了。由于许他们十数日后,殿下定然凯旋而归,这不,襄阳百姓现在都在等着殿下,给他们个说法呢。本来这些百姓都要出来迎接,但小弟怕有人趁乱逃离。走漏了消息,这才将它们,挡在了北门之内。”
宋宇听了这个解释,苦笑着摇了摇头,感情,这襄阳百姓,不是因为自己打了胜仗欢迎,而是都在等着自己解释牛和毛驴赶到哪里去了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