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日常老百姓来说,他们购买的货品价格都比较低,铜钱就够了。但是牵扯到交赋税,尤其是一县一州的赋税,那铜钱的数量就十分惊人了,若是用铜钱,存储、运输、转运起来都非常不方便,因此才会有贵重金属,银子的出场。

        傻子都知道,同样的价格,银子的体积比铜钱小得多了。收银子当然比收铜钱,乃至收麦子、布帛,要省事的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但从百姓角度,收钱可不是件好事情,因为这个中间牵扯到兑换比例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粮食和铜钱的兑换比例,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时时在变动,就类似于后世不同币种之间的兑换比例,涨跌操作的不好,就可以要多掏很多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在这个交易中,农民是完全被动,且唯一吃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官府收钱,可以减少自己的运输成本。

        粮商可以在农民最需要钱的时候,压价收粮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农民的产品——粮食,它成熟的时间很统一,交赋税的时间也很统一,若官府从收粮改收钱,那农民就必然在中间会遭受到粮商的盘剥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其实很多朝代,哪怕后来阎娇娇所生活的那个时代,80年代农业税还主要收粮食、经济作物,猪、牛、羊、鸡等牲畜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问题是在这个大宋……它收钱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