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埃及的热度已经过了,所以博物馆打算推出新的主题吸引参观者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一番讨论,博物馆决定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,展览一些中国文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所有的国家中,中国流落在外的文物是最少的,基本上都沉在海里,最近一艘名叫郑和号的科考船打捞到了圆明园宝物,采用这个主题一定会大受欢迎。

        博物馆弄来一座郑和的雕像,并且仿造了一艘明代的船,又从各种渠道收购了一批中国文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全部布置好以后,在网上发布了消息,果然有大批人预约参观。

        夜幕降临,身着蟒袍的郑和看着眼前来自世界各国的文物,拱手道:“在下郑和,见过诸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刻着“去中国十万余里”的印度石碑激动道:“郑大人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郑大人!”“郑大人,你也来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无数道声音响起,全部都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去过的国家的文物。

        它们都曾见证过中国的辉煌岁月,与之建立了联系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国带来了友好与交流,所到之处一片欢迎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