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处渐久,乔慧已对谢非池有几分了解。师兄出身显赫,秉性亦有些孤傲,但她心觉他人并不坏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整理措辞,看向谢非池,慢条斯理,娓娓道来:“我在京畿乡下长大,儿时常见京西两路的乡亲逃难而来,前朝战乱,京西水利土地尽毁,村中常有面黄肌瘦的流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前朝覆灭后各地割据,裂土分疆,后来以长江为界,各自一统,渐分为南北两朝。再后来,北国南下,将江东川蜀南越皆数收拢。虽为一统,但征战连年,致使本朝之初民生凋敝,饥荒频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年幼无知,我以为只是外地才有饥荒,后来连京畿也闹起旱灾,蝗旱相继,灾情可怖。幼时试过饥饿的滋味,我想尽力而为,为民生农桑做些自己力所能及之事,入得仙门后见瑶林中的庄稼高大丰硕,故此方去谷雨监中取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从未在谢师兄面前如此严肃言语,因见他似不喜自己隔三岔五往谷雨监去,心想道,这次打个哈哈过去,还有下次呢,便不再插科打诨,和盘托出。

        谢非池听罢,眉心微蹙。

        凡间的天灾人祸,他偶有耳闻。明令司中亦时有下凡除妖消灾的任务发布,凡人颠簸劳累的一生,剪取其中小小一段作仙家子弟的历练、功绩。他因觉浪费时间,从未领过。这是他初次听一个凡女道来尘世之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师妹你……”谢非池犹疑片刻,道,“莫非你从前一次吃四五碗饭也是因为没有吃饱过?”想起她在膳堂中连吃五碗饭的那日,他心中难得生出一丝不忍。

        乔慧不知师兄怎能联想到她的饭量去,连连摆手:“这倒不是,我平时放学回家要帮家里干农活,庄稼人的食量是比较大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谢非池听取了她的志向,沉吟半晌,道:“既是如此,你去谷雨监中向那鹿蕉客请教也无妨,但落下的功课需加倍勤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拜入宸教,理应脱离尘缘。若是大能真君,下凡济世犹可得万千信仰,积累功德。她一个年轻弟子太记挂人间之事,实在与修行无益。何况,芸芸众生自有其生死命定,多收成几亩稻田又有何用?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