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清净寺庙门走出的瑞象足有一丈二尺高,方口长鼻,长牙如刀,背上装饰八宝璎珞托的金色莲花座,驭象者也头戴青狮面具。
它踏在地上,周遭皆震,昂首长啸,碧空为之清。
散花童子跟随白象,朝象背撒花,模仿佛陀涅槃时“诸天于空散花,并作天乐种种供养”的场景。
“伎乐天”双足戴着金色足环,一足轻点,稳立象背莲花,另一足盘曲,正是佛母舞立之态。
她臂上绕的帔带随风飘扬,额间捧着颗晶莹欲滴的鱼珠,面挂白珠帘,遮住面容。
此时朝霞铺满半天,晨风吹拂薄衫,彤云落在碧裙上,一重瑟瑟一重艳。
胡笳奏鸣,她仰入风中,一足勾在莲瓣,乍而玉崩之态,险状惊破巫山。
而尺素纤腰,仿若玉腰弓,俄然舒张,裙袂乍动,足铃响如骤雨,观者不见莲花坠落,反见神女踏云登空。
大象不断前行,而她落足精准,不曾偏离半分,蹀躞翩舞于鼓面大小的莲花里,不住旋身、翻腾、跃空。
音乐逐渐激烈,她浑身仿佛无所拘束,能驭动风而起,肌骨柔若无物,好似被风气托举的一片花瓣,化入三十三天虚空万象之中。
周遭信众说不出此舞的妙处,只觉得动作行云流水,轻盈无比,虽是远观,却仿佛她在自己掌中跳舞,像盘旋在指尖的蝴蝶,让人生出捉不住的孤寂之感。
《迦陵频伽》忽急忽缓,她的舞也变幻摇曳。疾时如揉碎白云雪萦空,东风狂卷蜂蝶乱,舒缓时又缓带轻拂,模仿伎乐天女携霞飞天、俯逐流云、钧天散花、反抱琵琶之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