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穿越之方向盘上的责任
一、公交场站的方向盘与带茧的指尖
市公交集团102路场站的清晨总飘着柴油与早餐摊包子的混合味道,我推着便利店补货推车停在调度室旁,看马卫国穿着深蓝色公交制服忙碌。他的左胸别着“安全驾驶标兵”徽章,边缘被岁月磨得发亮;袖口沾着浅灰色痕迹,是长期握方向盘蹭的磨损印;左手握着方向盘套,黑色的套子因常年攥握泛着温润包浆,上面贴着张“礼让行人”的黄色提示贴;右手正按下车门控制按钮——指尖因长期操作仪表盘、握方向盘泛着厚茧,指缝里藏着点方向盘清洁剂的淡香,连指甲盖边缘都沾着点若有若无的清洁液痕迹。
他的驾驶座旁永远摆着三样东西:印着“102路”字样的搪瓷保温杯,里面泡着绿茶,茶底沉着几颗枸杞,是提神防困用的,杯壁结着薄茶渍;记满“乘客需求”的小本子,封面是女儿画的小公交车,某页用铅笔写着“张大爷每周一三五早6点坐首班车去医院,需提醒坐稳”“17点放学时段,后门学生多,关门要慢”;还有张女儿的高考倒计时日历,用透明胶带贴在仪表盘旁,某页标着“3月15日,女儿模考,晚上煮鸡汤”。中途休息时,他会靠在驾驶座上啃冷馒头,是便利店昨天剩下的,左手捏着馒头,眼睛却盯着站台——怕错过赶车的乘客,也怕耽误接女儿放学,他说“每趟车都牵着几十户家庭的平安,准点是承诺,安全是底线,一样都不能松”。
上周暴雨夜,我补完货准备锁便利店门,撞见他在场站角落对着手机红着眼。深蓝色制服外裹着件旧加绒马甲,肩膀被雨水打湿;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,是记乘客需求的那个;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:“女儿模考没考好,躲在房间哭,说想让你陪她复盘错题,你这月在家吃晚饭的次数,一只手都数得过来”。视频里的女儿趴在书桌上,试卷摊在面前,眼泪把字迹晕开了一片。
而他刚跑完最后一趟晚班车,21点才收班,雨刷器还在公交车窗上缓慢摆动,车厢里残留着乘客带上来的雨水。这时调度室的消息弹出来:“明早首班车司机突发肠胃炎,你替跑5:30的车,提前到场站检查车况”。他赶紧擦干眼泪,对着手机挤出笑容:“宝贝别哭,爸爸周末一定陪你复习,给你买最爱吃的草莓”,挂了电话却对着公交车方向盘发呆——右手揣在制服内袋里,攥着本没拆封的复习资料,是托同事从书店买的,本想昨天给女儿,却因替跑晚班车忘了带回家。后来才知道,他第二天替跑完早班车,中午抽空回家给女儿煮了鸡汤,自己只啃了个冷馒头,又赶在13点前回到场站,跑下午的第一趟车。
帮便利店送早班货时,我见过他在休息室偷偷贴膏药。他背对着门,把制服衬衫往上拉了点,腰上贴着片黑色膏药,边缘卷着边——是长期久坐开车、保持同一姿势落下的腰椎间盘突出,昨天替跑晚班车时,为了避让闯红灯的电动车急刹车,腰又疼得厉害。刚贴好膏药,就听见调度室喊:“马师傅,该你发车了!”他赶紧放下衣服,把膏药包装纸塞进兜里,拿起保温杯就往公交车跑。
刚驶出站场,就有位穿西装的乘客抱怨:“师傅,怎么开这么慢?我8点要开会,再慢就迟到了!”马卫国没反驳,只是平稳地驶过路口:“抱歉,早高峰车多,安全第一,我尽量快点,您再耐心等会儿”。等红灯时,他悄悄揉了揉腰,额头上渗出细汗——刚才为了避让横穿马路的老人,又踩了次急刹车,腰像是被针扎着疼。他的衣柜里,藏着件没拆封的灰色运动服,是妻子去年冬天买的,标签上还贴着便签:“周末陪你去爬狼山,放松下腰”,可他连完整的周末都没有,总被临时替班占满;制服内袋里,永远装着女儿的月考成绩单,最好的一科是语文,92分,他怕女儿压力大,从没提过成绩的事,每次出车前看一眼,都像给自己打了针强心剂。
扫街时我捡过他扔掉的盒饭盒,上面用马克笔写着“今日跑6趟(早5:30首班,晚21:00末班)”“给女儿的复习资料,放书桌左边抽屉(提醒她做第三章)”“妻子的风湿药剩2天,下班路过为民药店买(别忘刷医保卡)”。那天傍晚,我看见他在站台帮张大爷拎菜篮子,张大爷腿脚不便,他扶着老人慢慢上车,还特意把老人安排在靠前的座位:“您坐这儿,下车方便”。这种“对乘客上心到极致,对自己敷衍到骨子里”的坚持,曾让我蹲在场站旁鼻尖发酸:原来有人把“公交车司机”当成战场,每一次刹车都是对安全的守护,每一次替班都是对责任的扛,那些看似平凡的方向盘背后,藏着比制服更沉重的“生活担当”。
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靠在便利店的玻璃门上打盹,梦里全是公交车的报站声与女儿的读书声。晨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乘客需求标注。
二、方向盘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
再次醒来时,腰眼传来一阵刺痛。我猛地坐起身,发现自己趴在马卫国的公交车驾驶座上,手里还攥着方向盘套,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——凌晨4点半,调度室的紧急通知:“早班车司机突发肠胃炎,你替跑5:30首班车,务必提前到场站检查轮胎、刹车”,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:“女儿今天模考,你答应送她去学校的,别又忘了,她早上要吃巷口的肉包”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