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穿越之贷款资料里的坚守

        一、银行窗口的资料堆与带墨的指尖

        江城支行贷款服务窗口总飘着淡淡的油墨香,我攥着咖啡店传单蹲在大厅休息椅旁,看沈浩穿着挺括的白色衬衫忙碌。他的领口系着深色领带,打得一丝不苟,袖口挽至小臂,露出块磨损的银色机械表,表盘上的刻度已经有些模糊;左手按着厚厚的贷款申请资料,某页贴着张黄色便签,写着“收入证明需补充近3个月流水”,右手握着钢笔快速批注——指尖因长期握笔泛着淡青色,指缝里藏着点打印机墨水,是每天审核20份资料、比对10组数据蹭上的,连指甲盖边缘都沾着点淡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办公桌永远摆着三样东西:翻开的《贷款合规手册》,折角停在“风险把控要点”章节,书页上画满红色波浪线,是重点标注的内容;记满“客户疑问”的笔记本,某页写着“李姐个体户,需核实经营流水真实性(3笔大额进账待确认)”“张哥房贷申请,征信有两次逾期记录需补充还款说明”,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;还有个泡着绿茶的玻璃杯,茶叶舒展在杯底,是每天换两次的新茶,用来提神防困。休息时,他会靠在椅背上揉眼睛,眼角泛着红,电脑屏幕还亮着未审核完的申请表,桌面壁纸是张手写目标贴:“本月审核零差错,不辜负客户信任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周下班后,我送晚班咖啡到银行大厅,撞见他对着电脑皱眉。暮色透过银行的玻璃窗照进来,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电脑屏幕亮着客户刘叔发来的消息:“小沈,我儿子下个月结婚,这房贷申请能不能快点批?要是批不下来,婚期都要推迟了,我们全家都急死了”。而他的审核系统显示“刘叔征信有两次信用卡逾期,需补充还款说明才能继续审批”,红色的“待补充”字样格外刺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行长穿着西装走过,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沈浩,这个月贷款审批量还差3笔才能达标,刘叔是老客户,你别太死抠合规,灵活点,先把审批推进了再说”。沈浩却没松口,拿起刘叔的征信报告和申请资料,跟着行长走进办公室:“行长,刘叔的逾期原因还没核实清楚,贸然审批会有风险,万一后续出现坏账,不仅影响支行考核,还会给刘叔带来麻烦,我得跟他再沟通,帮他补全资料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后来我才知道,他加班到晚上8点,帮刘叔梳理逾期原因——两次逾期都是忘记还款,并非恶意拖欠,还指导刘叔联系银行开具非恶意逾期证明,整理成合规的补充材料。审批终于推进时,他却错过了女儿的睡前故事,只能在回家的路上给妻子发视频,看着屏幕里女儿熟睡的样子,轻声说“爸爸明天一定陪你读故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帮咖啡店送早班咖啡时,我见过他在茶水间偷偷打电话。手机里是妻子发来的视频,女儿扎着羊角辫,举着幅画:“爸爸,你怎么总不回家呀?我画了幅我们全家去公园的画,你什么时候陪我去呀?”他赶紧压低声音,怕被同事听见:“快了快了,爸爸审核完这最后一份资料就回,你乖乖听妈妈的话,等爸爸回来给你讲故事”。挂了电话,他从抽屉里拿出片润喉糖,放进嘴里——今天一上午,他接待了15位咨询客户,解答了20个贷款疑问,嗓子早就哑了,连说话都带着沙哑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个穿红色外套的阿姨在窗口抱怨:“你们这审核也太麻烦了!我在别家银行申请贷款,根本不用要这么多资料,你是不是故意刁难我?”沈浩没反驳,只是从抽屉里拿出《贷款合规手册》,翻到“客户资料要求”那页,指着条款耐心解释:“阿姨,这些资料不是我们故意要的,是为了帮您规避风险。比如您的收入证明,是为了确保您有能力还款,不会因为还款压力影响生活;征信报告是为了核实您的信用状况,帮您拿到更合适的贷款利率。万一资料不全就审批,后续出了问题,受损失的还是您”。说着,他还拿出张纸,帮阿姨梳理缺失的材料清单,一项项标注清楚,临走时还叮嘱“阿姨,您要是有疑问,随时给我打电话,我帮您解答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扫街时捡过他扔掉的资料草稿纸,揉得皱巴巴的,上面用铅笔标着“今日审核18份资料(其中3份需补充材料,2份存在风险需复核)”“给女儿买绘本预算100元(下班路过书店别忘,她想要那本《小熊的银行故事》)”。那天傍晚,我看见他在银行门口给女儿买糖葫芦,选了串最大的,却给自己买了个馒头当晚饭——他说“女儿爱吃糖葫芦,得给她买最好的,我吃馒头就行”。这种“对合规严谨到极致,对客户耐心到心软”的坚持,曾让我蹲在休息椅旁鼻尖发酸:原来有人把“贷款审核”当成责任场,每份批注都是对风险的把控,每次沟通都是想帮客户在合规范围内拿到资金,既守得住银行底线,也暖得了客户心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靠在银行大厅的柱子上打盹,梦里全是资料的翻页声与女儿的笑声。月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,像极了他笔记本上的批注符号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