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8点,我在营地训练新兵,听见小李跟小陈说“我妈总让我退伍,说守边又苦又没前途,内地的朋友都不知道我们在这边有多难”,小陈点点头:“我爸也说,不如回家找份安稳工作”。我攥着钢枪,指节发白——昨天在暴雪里走了12小时,冻得差点截肢,却被说“没前途”“没人知道”,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远处传来补给车的声音,我赶紧跑过去,司机(也就是你)递给我一个包裹:“李卫国,你家寄的,里面有件毛衣和冻疮膏,你妹妹说让你巡逻时穿,别冻着”。我打开包裹,看见母亲写的便签:“儿子,妈手术很成功,你别担心,好好守边,妈为你骄傲,这件毛衣你一定要穿,别舍不得”,眼泪掉在包裹上,瞬间结成冰——原来家人一直懂我的付出,再苦再累也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把家人的合照放进睡袋,旁边摆着给妹妹买的高考复习资料。月光透过帐篷缝隙照进来,照亮了军用水壶,壶身上的“雪域边防连”字样泛着温柔的光。我突然明白,自己握的不只是钢枪,是祖国的边境,是家人的希望;守的不只是界碑,是对使命的忠诚,是对家国的承诺——哪怕脚趾再疼、再被误解,只要能守住这片土地,让家人和祖国安稳,一切都值得。

        三、界碑外的暖阳

        再次醒来时,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雪粒味。我摸向脚趾,没有冻疮的刺痛,只有补给车方向盘边缘蹭的小划痕。手机在裤兜里震动,是边防连的消息:“李卫国同志在暴雪夜成功维护4号界碑,保障边境安全,被评为‘戍边英雄’,上级特批探亲假15天,母亲的手术费由部队补贴,妹妹的高考资料已由补给车送达!”

        我开着补给车返回边防连,看见李卫国穿着母亲织的军绿色毛衣,胸前别着“戍边英雄”的金色徽章,正在给新兵演示雪地巡逻技巧。他的母亲也来了,坐在轮椅上,由妹妹推着,母亲笑着说“儿子,妈为你骄傲”;父亲走过来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好小子,没给爸丢脸,守住了我们的边境”;连长手里拿着探亲假批准单:“卫国,好好回家陪家人,营地有我们,放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新兵小陈和小李跑过来,手里拿着自己做的小红旗:“班长,我们也要像你一样,守好边境,不让你失望”;其他战友也围过来,有人递上抗寒手套:“探亲假回来冷,戴着这个”,有人递上家乡特产:“给阿姨和妹妹带回去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卫国接过探亲假批准单,笑着说“谢谢大家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,守边是我的使命,也是我的骄傲”。他的指尖不再沾着冰霜,指甲盖也恢复了血色,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——那件荒漠迷彩服被他叠好放在装备箱里,旁边摆着家人的合照;冻疮也好了很多,他说“部队给配了新的冻疮膏,探亲假回家还能陪妈做康复训练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卫国,上车,我送你去车站!”我笑着喊他。风卷着高原的雪花,哗啦啦地响,像在应和边防连的笑声。我咬了口热乎的馒头,突然明白李卫国钢枪里的秘密——那些冻裂的冻疮、没拆封的毛衣、写满牵挂的平安信,不是“狼狈的证明”,是他把对祖国的忠诚,融进了每一次巡逻里,把对家人的爱,藏在了每一次坚持中。就像那杯装着热水的军用水壶,看似普通,却藏着他对使命的坚守;就像父亲的退伍证复印件,看似微小,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下次送补给时,我还要来边防连,李卫国说“探亲假回来后,要把母亲做的冻疮膏分给战友,让大家巡逻时都能暖和点”。顺便问问他,母亲的康复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;http://www.ciaacexpo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