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穿越之案卷里的正义

        一、检察院的案卷与带墨的指尖

        某市检察院办公楼的清晨总飘着菊花茶香与纸张油墨的混合味道,我守在楼下咖啡店柜台后,看陈明宇穿着深灰色检察制服匆匆走进大楼。他的袖口沾着深蓝色钢笔墨水,是昨天撰写起诉书时蹭的;胸前别着“优秀检察官”银质徽章,边缘被案卷磨得泛白,那是去年办理重大诈骗案时获评的;肩章上的四角星花透着司法工作者的庄重;左手托着厚厚的案卷,封面印着“李某某涉嫌故意杀人案”的黑色字样,内页露出红色标注便签的边角,某张写着“证据链需补充:目击证人证言”;右手正攥着手机——指尖因长期握笔、翻案卷泛着厚茧,指缝里藏着点案卷纸张的纤维,连指甲盖都修剪得整整齐齐,透着法律人的严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办公室工位永远摆着三样被精心摆放的东西:泡着菊花茶的玻璃杯,杯身刻着“公正”二字,是他刚入职时老检察官送的,杯底沉着几片舒展的菊花,他说“看案卷久了眼睛疼,喝口菊花茶能缓一缓”;记满“案件清单”的棕色皮质笔记本,封面烫着金色花纹,某页用蓝色钢笔写着“周一:9点提讯盗窃案嫌疑人王某某;14点开故意伤害案讨论会;周三:10点出庭支持公诉李某某案;周五:指导实习生写不起诉决定书”“提醒自己:周六陪女儿去人民公园放风筝(上周答应的,别忘);给妻子买护手霜(她的快用完了,楼下咖啡店旁的便利店就有)”;还有张女儿画的漫画,用透明塑封包着压在案卷下,画里的他穿着检察制服,身边围着笑脸的小朋友,背面用彩色铅笔写着“爸爸,你要加油抓坏人,我等你陪我放风筝”。午休时,他会靠在椅背上揉眼睛,左手攥着没看完的案卷,右手轻轻按压眼周,眉头微蹙却没停下思考——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李某某案的证据材料,他嘴里小声念叨“这里的证言和物证要再核对一遍,不能出岔子”,我送咖啡到他办公室时,发现他的案卷旁放着眼药水,瓶身已经快空了,他笑着说“最近案子多,用眼过度”,指尖碰到咖啡杯时,我才注意到他的指腹比常人更粗糙,是常年翻案卷、写法律文书磨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周暴雨夜,我关咖啡店门时,撞见他在检察院楼下对着手机红着眼。深灰色制服肩头被雨水打湿,洇出深色痕迹;手里攥着刚修改完的李某某案起诉书,纸张边缘被反复折叠得有些发毛;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,画面里女儿抱着小被子哭:“爸爸,我发烧了,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?”而他刚提讯完犯罪嫌疑人,还需要整理3份补充证人证言,明天的庭审至关重要,被害人母亲上午还拉着他的手哭:“陈检察官,你一定要还我儿子公道”,他不敢请假——怕耽误庭审,让被害人亲属的期待落空,也怕办错案,辜负法律的尊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实习生发来消息:“陈老师,明天开庭的质证提纲我还是没弄明白,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?”他赶紧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湿痕,把起诉书小心塞进公文包,回复“我现在回办公室,你在会议室等我”。挂了电话,他却对着空荡的街道发呆——上次女儿生日,他因加班到深夜,只能隔着视频给女儿唱生日歌;这次女儿发烧到39℃,他又不能陪在身边,口袋里还装着早上买的儿童退烧药,却没时间送回家。后来才知道,他那晚在办公室指导实习生到凌晨1点,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睡着,他在女儿床头放了退烧药和一个小熊玩偶,玩偶身上贴着便签:“宝贝,爸爸明天忙完就陪你,你要乖乖吃药”,第二天早上6点,他又准时到检察院准备庭审,开庭前偷偷滴了眼药水,怕眼睛发红影响庭审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帮他送文件时,我见过他在茶水间偷偷用护腰靠垫。他背对着同事,掀起制服上衣,腰上贴着片褐色止痛贴,边缘露出点医用胶带——是长期久坐看案卷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,昨天整理李某某案的证据到深夜,腰疼得没睡好。刚把护腰靠垫绑好,检察长就走进来:“明宇,李某某案的被害人亲属又来了,情绪很激动,你去安抚一下”,他赶紧整理好衣服,点头说“好的,我马上过去”。等检察长走后,他却对着镜子叹气——被害人亲属的情绪需要安抚,补充的证人证言还没整理完,明天的庭审流程要再过一遍,时间根本不够用,他怕自己哪件事没做好,影响案件结果。他的办公室衣柜里,藏着件没拆封的浅蓝色亲子装,是妻子去年夏天买的,标签上还贴着女儿写的便签:“爸爸,等你有空,我们一家三口去海边玩”;深灰色制服内袋里,永远装着女儿的疫苗接种时间表,他怕自己忙得忘了女儿的重要日子,每次开庭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扫咖啡店门口时,我捡过他扔掉的菊花茶包装,上面用马克笔写着“今日任务:提讯王某某(9点)、开案件讨论会(14点)、整理李某某案补充证据(16点)、指导实习生(18点);给女儿买退烧药(已买,放公文包);陪女儿放风筝(周六,一定)”。那天早上,我看见他在开庭前买了杯美式咖啡,却没加糖也没加奶,他说“庭审要保持清醒,苦点没关系”,阳光照在他身上,像给这个严谨的检察官镀上了层温暖的光。这种“对案件严谨到极致,对自己苛刻到底”的坚持,曾让我站在咖啡店门口鼻尖发酸:原来有人把“检察官”当成战场,每一次阅卷都是与正义的对话,每一次加班都是对责任的承担,那些沾着墨水的制服背后,藏着比案卷更沉重的“守护担当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靠在咖啡店玻璃门上打盹,梦里全是他翻阅案卷的“沙沙”声与法庭上的辩论声。晨光透过检察院的窗户照进来,在他的案件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案件编号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案卷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

        再次醒来时,腰部传来一阵刺痛。我猛地坐起身,发现自己坐在陈明宇的办公室工位上,手里还攥着那本案件清单,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——早上7点,妻子发来的紧急消息:“明宇,女儿今天烧到39.2℃,医生说要住院观察,你能不能中午回来一趟?她哭着喊爸爸,我哄不住”;检察长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上午9点提讯李某某案的关键证人,下午2点准时开庭,这个案子社会关注度高,被害人亲属还来了,一定要做好准备,不能出任何差错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