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灯塔下的硝烟与掌心的暖意

        海角村的初夏,阳光慷慨而温煦,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泼洒在簇新的米白色别墅内,将米灰色布艺沙发烘烤出暖融融的气息。空气里漂浮着新家具淡淡的松木香、楼下菜园新翻泥土的湿润气息,以及若有若无的、属于婴儿的奶香。这本该是宁静安适的时光,然而在三楼那间如同深海堡垒的书房里,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。

        深黑胡桃木的整板大书桌如同沉静的礁石,阿星深陷在宽大的真皮高背椅里,背脊挺得笔直,几乎与椅背的垂直线条融为一体。电脑屏幕幽幽地亮着,被分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。左侧,是《归潮》的文档界面,光标在空白处固执地闪烁,像在无声催促。右侧,则是密密麻麻、标注着各种颜色高亮和批注的《孤塔》剧本分镜头脚本PDF文件,那些冰冷的术语和场景描述,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解剖着他曾用灵魂书写的黑暗过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,微微颤抖,却迟迟落不下去。目光在左右两个屏幕之间焦灼地切换,试图在虚构的海边挣扎与真实的、需要被影像化的冰冷灯塔之间找到一条通行的路径。时间仿佛被压缩、拉长,又凝固,沉重的压力如同无形的深海,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,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艰涩的滞重感。眉头锁成一个深刻的“川”字,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,在书房恒温的冷气中显得格外突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嗒……嗒……嗒……”指尖终于落下,敲出的却是几个不成句的词语,很快又被烦躁地删除。他猛地向后靠去,沉重的椅背发出一声压抑的**。深陷的眼窝里翻涌着疲惫与近乎偏执的焦灼。剧本的框架像一张巨大而冰冷的网,罩住了他所有试图流淌的灵感。制片方催命的邮件、导演对某个灯塔镜头“氛围不足”的质疑、投资方代表对“商业看点”的隐晦要求……像无数只无形的手,撕扯着他试图沉入《归潮》深海的心神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书房厚重的实木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缝隙,温暖的光线从外面走廊流淌进来,驱散了一小片书房的冷寂。阿汐的身影出现在门口。她穿着宽松柔软的浅杏色棉质家居服,长发松松挽起,几缕碎发垂落在颈侧,脸颊还带着产后初愈的淡淡红晕,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温润如玉的母性光辉。她手里端着一个白瓷碗,袅袅热气带着红枣桂圆的甜香,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阿星哥,”她的声音轻柔得像怕惊扰了什么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,“喝点汤吧?刚炖好的桂圆红枣,补气血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温软的声音和食物的暖香,如同投入深海的微光,短暂地照亮了阿星沉郁的眼底。他紧绷的肩线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一瞬,目光从冰冷的屏幕上移开,落在阿汐脸上,哑声道:“……放这儿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汐将汤碗轻轻放在书桌一角,避开摊开的剧本和稿纸。她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绕到他身后,一双柔软温热的手轻轻搭上他僵硬如石的肩膀,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揉捏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别太熬了,阿星哥。”她的声音贴着他的耳廓,带着温暖的湿意,“看你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蚊子了。事情……一件件来,急不得的。身体熬垮了,什么都做不成。”她的指尖在他紧绷的斜方肌上打着圈,试图揉散那些纠结的硬块,“《归潮》写得慢点就慢点,读者能理解的。剧本那边……也总得给人喘口气的时间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阿星闭了闭眼,阿汐指尖传递的温热和柔和的力道,像涓涓细流,短暂地浸润了他干涸紧绷的神经。他喉结滚动了一下,嘶哑地应道:“……嗯。”身体微微放松,向后靠去,感受着她指尖的抚慰。这一刻的安宁,弥足珍贵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