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河支流旁,民夫们疏浚河道,加固堤坝,为春耕灌溉做准备;连接各城的主干道上,碎石被夯实,路面被拓宽,足以并行四辆辎重车;更远处,大片荒芜的土地被划出界线,无数人正在焚烧荒草、平整土地,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垦荒做准备。
人们凭工牌每日领取足额口粮,偶尔还有微薄的工钱,脸上不再是绝望的麻木,而是有了盼头的红润。饭碗端在自己手里,靠力气挣来,吃得格外踏实。
一时之间,辽东大地竟似乎淡去了战争的阴霾,处处洋溢着重建家园的生机与活力。
午后的日头爬上山头,抚顺城附近的一处修路工地上热闹得像煮沸的粥锅。
“老李头,把这筐土扛到西头!“督工的嗓门儿洪亮,“刘二嫂,把碎石子铺在路基上,莫要留坑洼!“
张大娘和小栓子蹲在路边,看着工匠们用夯杵砸实地基。夯杵落下时,“咚“的一声闷响,震得人脚底发麻。
小栓子数着夯杵的次数:“一、二、三......阿娘,等路修好,我能跟着运粮车去关里吗?“
“当然能。“老妇人笑着摸他的头,“等你再大些,阿爹说能教你开犁耙。“
“那我也要当修路的!“小栓子蹦起来,“我要搬最大的石头,要比王师傅搬得还多!“
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一阵哄笑。原来是几个年轻的工匠抬着块大青石,故意晃了晃,吓得小栓子赶紧躲到老妇人身后。
等石头稳稳落在路基上,为首的工匠抹了把汗,冲小栓子挤眼睛:“小娃娃,等路修好,爷爷带你去看大海,大海可比咱们这儿的山涧可阔多啦!“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