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胪寺卿高声唱喏:“禅位大典,始!”
慕容瑾手持传国玉玺,目光沉凝,缓缓道:“朕承天命,抚有四海,今已年老,太子慕容宸,仁孝聪敏,克勤克俭,监国多年,政绩彰著,民心归附。朕今禅位于太子,愿太子承继大统,敬天法祖,勤政爱民,保国安邦,使永熙盛世,永续不辍。”
言罢,将传国玉玺递与慕容宸。慕容宸双手接过,高高举起,殿内山呼:“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
礼毕,慕容宸更衣登座,接受百官朝贺。新帝下诏,改元“景曜”,大赦天下,蠲免天下赋税一年,赈济孤寡,褒奖贤良,整饬吏治,广开言路。又依“四辅之制”,拜太傅李大人为太师,丞相王大人为相国,御史大夫赵大人为御史台总长,兵部尚书王大人为大司马,共辅朝政。
景曜元年,新帝慕容宸初登大宝,气象一新。他依风染霜所嘱,戒躁、戒私、戒逸,每日视朝,亲理政务,遇大事必召四辅会议,择善而从。内阁与六科各尽其责,言路畅通,吏治清明。
北境通商据点运营顺遂,与拓跋部落及诸部往来日密,互市兴盛,边地百姓安居乐业。西境灾后重建已近完成,水利修复,城郭一新,百姓复业,商旅渐通。西域通商亦续有拓展,玉石、香料、丝绸、瓷器往来不绝,国家财政充盈。
然而,盛世之下,暗流仍在。
——
景曜元年秋,江南漕运出了乱子。
江南漕运总督周显,乃前朝旧臣,资历深厚,然近年耽于享乐,治漕不力。是年秋雨连绵,运河水位暴涨,漕船多有延误,更有两船在瓜洲渡相撞,漕粮倾覆,淹死数十人。事发之后,周显隐匿不报,反以“风浪所致”轻描淡写奏上。
御史台察觉此事,遣御史前往江南核查。核查结果上报:周显治漕松弛,下属官吏贪污漕银,河道年久失修,防汛不力,乃致事故。更查出周显与江南豪族勾结,侵占民田,鱼肉乡里,民怨沸腾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