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史台总长赵大人奏请新帝:“周显罪大恶极,当革职查办,籍没家产,以儆效尤。”
新帝慕容宸召四辅会议。相国王大人道:“周显乃三朝元老,根基深厚,若骤然查办,恐江南豪族震动,漕运中断,影响国计。不若先免其总督之职,改任闲职,再遣得力大臣前往江南整饬漕运,待局势稳定,再行定罪。”
大司马王大人却道:“相国此言差矣。法者,天下之公器。若因周显资历深、根基厚而宽纵,何以服天下?漕运乃国家命脉,江南乃财赋重地,若不从严查办,将来必有仿效者,漕运危矣,国本危矣。”
太师李大人沉吟道:“二位大人所言,皆有道理。臣以为,当‘稳’与‘严’并行。一方面,即刻革去周显一切职务,押解入京,交三法司会审,依法定罪;另一方面,遣重臣前往江南,安抚豪族、整饬漕运、修复河道,确保漕粮按时入京。二者并行,方保无虞。”
新帝慕容宸看向四辅:“诸位意见不一,朕欲请太皇太后裁决。”
——
坤宁宫暖阁,风染霜正与秋枫闲话江南风物。闻新帝来请,她放下茶盏,道:“宣。”
慕容宸入内,行过礼,将江南漕运之事一一奏明,又述四辅之议。
风染霜静听毕,缓缓道:“宸儿,此事你心中已有定见,为何还要问朕?”
慕容宸一愣,随即躬身道:“孙儿以为,此事关乎法与势、稳与严,孙儿虽有倾向,然不敢自专,愿听祖母教诲。”
风染霜微微一笑:“你能如此,便是长进。法与势,何者为先?当然是法为先。势可因法而稳,法不可因势而屈。周显之罪,证据确凿,若不从严,法将不法,天下人心不服。然‘严’亦须有‘度’,不可波及无辜,不可动摇漕运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