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穿越之快递车后的守护
一、社区的快递车与带胶的指尖
某老城区社区的清晨总飘着包子香与快递包装的纸浆味,我守在便利店柜台后,看马强骑着蓝色快递车从网点往社区赶。他的蓝色快递工装袖口沾着浅褐色雨水渍,是昨天冒雨送生鲜时蹭的;胸前别着“年度配送之星”银质徽章,边缘被扫描枪磨得泛白,那是去年双11零投诉的见证;腰间系着黑色工具包,拉链上挂着个小铃铛,是儿子用橡皮泥捏的;左手扶着车把,指尖因长期握扫描枪、搬快递泛着厚茧,指缝里藏着点透明胶带胶痕,连指甲盖都嵌着淡灰色灰尘,是翻找破损快递时蹭的,洗了好几次都没洗干净。
他的快递车永远摆着三样被精心打理的东西:装着凉白开的大容量水壶,壶身印着“安全配送”的红色字样,是妻子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,壶盖用绳子拴在车把上防丢,他说“夏天送快递渴得快,凉白开最解渴”;记满“配送清单”的黄色小本子,封面用透明胶带粘了两层,某页用铅笔写着“周一:8点送阳光社区3号楼(生鲜件,当面签收);11点送实验小学教材(放保安室);周三:电商大促,5点半到网点”“提醒自己:今晚陪儿子写数学作业(上周答应的,别忘);给妻子买护手霜(便利店就有,15元)”;还有张儿子画的“爸爸的快递车”简笔画,用透明塑封包着夹在仪表盘旁,画里的快递车涂着天蓝色,车斗里装满彩色包裹,旁边写着“爸爸加油,注意安全”。分拣间隙,他会靠在快递车旁揉膝盖,左手攥着没扫码的生鲜快递,右手轻轻按压膝盖外侧,眉头微蹙却没停下看手机——屏幕上正弹出熟客张奶奶的消息,问“小马,我买的米面到了吗”,我递过去两个肉包时,发现他的工具包里放着护膝与热敷贴,护膝边缘磨得发亮,他笑着说“骑电动车久了,膝盖和腰都不好,这些是我的‘救命宝贝’”,指尖碰到肉包时,我才注意到他的指腹比常人更粗糙,是常年搬快递、绑包裹磨出来的。
上周暴雨夜,我关便利店门时,撞见他在阳光社区楼下对着快递红着眼。蓝色工装裤脚沾满泥水,紧紧贴在腿上;手里攥着件被雨水打湿的婴儿奶粉快递,上面贴着“加急件”的红色标签;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视频,画面里儿子举着足球哭:“爸爸说好了今天陪我踢球的,你又骗人!”而他刚冒雨送完20件生鲜快递,雨衣帽子被风吹掉,头发全湿,膝盖旧伤因淋雨隐隐作痛,却接到新手妈妈的催件电话:“奶粉快喝完了,孩子饿得哭,你能不能快点送?”
这时远处传来电动车的“滴滴”声,是网点站长催他回网点拉剩下的快递。他赶紧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湿痕,把奶粉快递小心放进保温袋,从仪表盘旁拿出儿子的简笔画——盯着画里的蓝天看了几秒,深吸一口气回复“我马上到”。后来才知道,他那晚冒雨把奶粉送到新手妈妈家,对方要给小费,他没收,只说“应该的”;回到家时儿子已经抱着足球睡着,他在儿子床头放了个足球挂件(路过玩具店买的),上面贴着手写便签:“宝贝,周末爸爸一定陪你踢球”,第二天早上5点半,他还是准时到网点分拣,膝盖疼得直咧嘴,只能偷偷在裤腿里贴了片热敷贴。
帮他搬家电快递时,我见过他在便利店角落偷偷揉腰。他背对着社区居民,掀起灰色薄外套,后腰贴着片暖宝宝,边缘露出点医用胶带——是昨天送冰箱时弯腰太急闪了腰,疼得一夜没睡。刚揉了两分钟,网点站长打来电话:“马强,今天有50件学生教材要优先送,学校下午要发,你辛苦点先送这批”。他没犹豫,只是点头“好,我现在就去”,等挂了电话,他却对着满车快递发呆——教材件要送两所学校,加上日常的300件快递,今晚肯定要加班,怕儿子又等不到自己回家,只能在心里盘算“送完教材件就给儿子打视频”。他的快递车后备箱里,藏着件没拆封的蓝色亲子运动服,是妻子去年秋天买的,标签上还贴着儿子写的便签:“爸爸,等你有空,我们去公园跑步”;蓝色工装内袋里,永远装着儿子的课程表,他怕自己忙得忘了儿子的考试时间,每次出发前都会拿出来看一眼。
扫便利店门口时,我捡过他扔掉的烤红薯包装,上面用马克笔写着“今日配送:320件(教材50、生鲜20、加急10);收入:约300元;支出:早餐5元+午餐12元+烤红薯8元=25元;给儿子买足球挂件20元;提醒自己:明天提前半小时到,送完早点回家”。那天早上,我看见他在便利店买了本数学练习本,说“今晚一定陪儿子做题”,可最后还是因为临时加送一批医疗耗材,加班到晚上9点,练习本最终没用到——第二天他来买豆浆时,眼底的红血丝藏都藏不住,却还笑着说“明天,明天一定陪他”。
后颈的麻意袭来时,我正靠在便利店玻璃门上打盹,梦里全是他扫码的“滴”声与快递车的“嗡嗡”声。晨光透过社区的梧桐叶照进来,在他的配送清单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快递单号。
二、快递车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
再次醒来时,膝盖传来一阵刺痛。我猛地坐起身,发现自己坐在马强的快递车上,手里还攥着那本配送清单,手机在工具包里震动不停——早上5点,妻子发来的紧急消息:“马强,儿子今天数学单元考,他非要你送他去学校,说你送他考得好,我今天要早班,实在走不开”;网点站长发来的消息:“今天有30件医疗耗材加急件,7点前必须送到社区医院,关系到手术,不能耽误!”
江城穿越之快递车后的守护
窗外天刚亮,社区里只有清洁工在扫地,冷风吹过快递车,带着包子的香味。我这才惊觉,自己变成了马强。
摸向膝盖,昨天搬冰箱的疼痛还在,一按就像针扎;左手的水壶倒在车座上,凉白开洒了点在配送清单上;工装内袋里,儿子的课程表硌着胸口,纸页边缘磨得发亮。工具包抽屉里,压着三份“配送难题”:工作的“配送要求”(红色标注“5点半到网点分拣;6点装医疗耗材(轻拿轻放);7点前送医院;8点送阳光社区生鲜”)、家庭的“牵挂线索”(“儿子上学:送完医院件赶回家送他;给妻子买护手霜(15元);晚上陪儿子复习数学”)、身体的“警报信号”(“膝盖劳损:戴护膝骑行;腰椎僵硬:每送10件站着活动2分钟;口渴:喝自带凉白开”)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